破冰交流後 我的思考

(圖/作者提供)

此次雖不是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但內心還是無比「期待」而又「緊張」。期待的是跟着馬前總統出訪大陸,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高度;緊張是因爲將與大學的學術交流,覺得平日所學還有待精進,另方面也因對內地不熟悉,對於「去中國大陸」,還是抱持着恐慌與負面態度。在返臺迴歸日常生活、沉澱些時日後,我對此行產生了更多想法。

首先,「正常交流」就是秉持平常心,互相交換意見。赴陸頭幾天,因爲與接待人員不甚熟悉,彼此都提防着,自己的心情也異常地焦慮,不知道該和陸方人員「聊」些什麼。這可能便是雙方不往來、不互信的「最佳體現」。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爲雙方身分和工作特性等因素,許多事情不宜直接討論。但在一次晚宴上嘗試從智慧城市和科技面切入,討論內地的發展,慢慢的找到共通點後,就更好交流溝通。

還記得有次,對方本科是學政治的,與我的專業背景相同,我們先討論大陸製造業發展和當地政策,接着對方更進一步提及曾到歐洲考察的經驗。這讓我再次瞭解到,在做兩岸事務時,具備宏觀國際視野的必要性。

第二,兩岸關係其實不只是單純的區域關係,一旦發生衝突,對國際影響甚鉅。去年發生的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短缺。綜觀烏克蘭內部有近一半人口是俄裔,這使雙方有更多的「實質連繫」,難以從情感和血緣上直接切割。無論是歷史脈絡下的蘇聯衛星國,抑或國內的親歐與親俄左右派,都無法忽視戰爭發生的責任。在討論兩岸關係時,人們喜於拿越南、東西德、南北韓等國際上曾經(或仍在)分裂的國家,來做比較分析。而回到兩岸,臺灣跟中國大陸關係的複雜與上述任一案例皆不相同,無法直接套用。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播遷來臺,兩岸在血緣、文化、語言都有着極高的相似性。但分離多年,該怎樣處理,未來尚有許多功課。

最後,兩岸關係的癥結點,在於臺灣人對自由民主價值的認同與堅持。參考多家媒體報導可見,臺灣民衆對「統一」之所以擔心,是害怕我們的自由民主將不復存在,言論亦將受到管制。在加深兩岸彼此認識、交流的同時,也須重視臺灣整體民意的擔憂,老百姓想要的只是安居樂業,基本需求滿足了,對於思想和意識形態並不會如此執着。

此趟赴陸的最大收穫,就是對兩岸關係的重新思考。起初,我一直以爲自己曾在大陸有生活經驗,就是「瞭解大陸」。但是在看到他們負責實務的領導階層,實際所顧及之層面和「關係」處理的豐富經驗,讓我看到了不同高度及深度。這次有幸看到了這些不一樣的一面,能對兩岸事務在未來決策下,可以「做些什麼」有更好的見地、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