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續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版首語

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2020年,傳統文化工作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2020年,博物館疫情下主動求變,“雲展覽”破局走紅;2020年,馬首銅像迴歸圓明園,我國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成爲世界第一……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來”了。

甘肅出土的跳舞紋彩陶盆。光明日報記者李韻

年度熱詞

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文章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義。我國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文章指出,要做好我國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第一,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第二,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第三,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第四,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

文章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經過幾代考古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一系列的國家政策爲考古文博事業的充分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新時代,中國考古事業必將迎來下個百年發展的重大機遇。

良渚遺址全景。資料圖片

世界級非遺數量第一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佈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着廣泛傳播和傳承。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隨着“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我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

至此,我國共有42個世界級非遺項目,居世界第一。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日益提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鑑都具有重要意義。

故宮角樓。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紫禁城建成600年

1420年12月8日,明永樂皇帝頒佈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正式宣告了紫禁城的落成。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宮,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的宮殿建築,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它的建成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作爲中國首都北京的地標之一,紫禁城經歷六百年風雨,始終屹立在中軸線的中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文脈綿延不斷的表徵之一。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65週年,這是中國文化界的大事。故宮博物院克服疫情影響,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明代御窯瓷器”三場精品展覽共接待現場觀衆126.1萬人次,“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座談會”、“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國明清史國際學術論壇”、2020年“第一屆文化遺產保護青年學者論壇”等學術研討會爲紫禁城下一個600年的保護和傳承奠定堅實基礎,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以親和的姿態走進大衆生活……600年過去,紫禁城已經從皇家宮殿轉變爲人民的博物館,這場關於600年的紀念自然也成爲一場由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三星堆出土的縱目青銅面具。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觀展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國各地博物館相繼閉館。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爲危機的根本方法。爲了使廣大人民羣衆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依然豐富,國家文物局在“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緊急擴增了一批在線展覽內容,通過新媒體和虛擬現實表現手段,滿足各界公衆足不出戶在線觀展的需求。

這場疫情使“互聯網+”打造的“雲文化”加速進入了大衆的生活。更多博物館紛紛把已有資源通過官方網絡平臺進行展現,將展覽場景、圖文資料、媒體資源,通過展示終端進行互動,帶領公衆深入瞭解文物背後的文化精髓。各省級文博單位也積極整合、開放、共享地方文化資源,如吉林、山東、陝西、北京等地方文物部門也建立了在線展覽大數據平臺供公衆使用。

這些“雲展覽”藉助VR虛擬現實、三維全景虛擬現實、三維網頁引擎等數字技術,給予公衆全新的觀展體驗。一些博物館不僅提供數字化展示,還製作了圖文搭配的短視頻、音頻產品,通過線上展覽的互動交流遊戲,多樣化滿足了觀衆需求。隨着線上展覽的不斷豐富,“雲觀展”也日益成爲一種人們打開博物館的重要方式

山西出土的翌獸形觥。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文物追索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馬首銅像結束了長達160年的漂泊,正式迴歸圓明園,成爲第一件迴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馬首迴歸之路,匯聚黨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羣衆的殷切期待,詮釋着“民族弱則文物失,國運強則文化興”的深刻道理,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迴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馬首歸園昭示着文物追索的新方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框架下,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機制日益成熟,成果豐碩。多年來,已經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迴歸祖國。2020年,流失海外文物追索工作再獲新進展。國家文物局實施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方案,成功索回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接收埃及返還文物藝術品31件。並組織了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專題展和英國返還文物在線展覽。中國政府正在爲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新秩序,不斷貢獻出中國實踐、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李笑萌整理)

廣東南海一號南宋沉船出土的“韓四郎”金葉子。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石峁感受4000年前的輝煌

作者:孫周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項目負責人)

2020年12月20日凌晨,半夢半醒之間收到了來自斯坦福大學劉莉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荊志淳教授發來的消息。美洲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雜誌評選出了過去十年世界十大重大考古發現,石峁古城作爲中國唯一的項目,與尼安德特人基因測序、埃及木乃伊作坊等考古發現一同入選。

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我睡意頓無。十年往事,歷歷在目。

萬里長城穿越呂梁山與大青山,蜿蜒於鄂爾多斯和晉陝高原的漫漫黃沙之上。穿過明長城著名營堡、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高家堡古鎮,沿着彎曲的小路蜿蜒而上,爬上山坡,眼前溝壑縱橫。盤延在寬闊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之上的石峁古城,赫然橫亙在北方的天空下。

白雲蒼狗,黃土莽莽。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這座消失了的都邑在手鏟下逐漸拂去了厚厚的黃土,向世人訴說着四千年前的極致輝煌。從1958年春夏之交的陝西文物工作者首次踏足,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戴應新、鞏啓明、呂智榮等先生的試掘和踏查,考古工作者對石峁遺址的探索,倏忽之間已然掠過了一個甲子。無論是認作了長城附屬設施,還是管中窺豹般的親密接觸,石峁之謎卻越來越撲朔迷離。每次艱苦卓絕的嘗試,愈發激起了考古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信心。儘管歲月的流逝,這種堅韌與堅持卻始終沒有衰減過一絲一毫。

半個多世紀後的2011年,陝西省考古工作者重返石峁,確認了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面積達400萬平方米,結構清晰、形制完備、保存良好,世所罕見。流金鑠石,玉汝於成,石峁的橫空出世,迎來了一片“石破天驚”的驚呼和訝異。

四千年來,石峁古城承載了太多的秘密。藏玉於牆的詭異,殺戮祭祀的血腥,蟬鳴蜂舞的口簧;還有振翅而立的赳赳雄鷹,肅穆猙獰的神面石雕……每一次發現讓人震驚之餘,更像是一串串的密碼,欲言又止地向人們傾訴着,這座橫空出世的古城到底有着怎樣的輝煌,又是誰在那久遠的干戈玉帛、萬邦林立的黃土高原,修葺瞭如此氣勢磅礴的巍峨城池?

時光壓抑不住文明的光芒。石峁,從山峁溝壑走向了世界,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北方小山村,成爲追尋中國早期文明的聖地。讓乾涸的泉眼恢復噴涌,讓被人忘卻的東西爲人記起,讓歷史的長河川流不息。石峁考古人驚歎於比肩金字塔的巍巍皇城臺,領略着4000年前的極致輝煌,感觸着國家起源的文明脈搏。這一刻,我們與你虔誠地凝視着,一眼千年,內心洋溢着無上榮耀。

世界的石峁,石峁的世界。重現石峁輝煌,我輩任重道遠。

守在博物館的80個日日夜夜

作者:方勤(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2020年是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武漢1月23日全面封城。處在疫情中心區的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考古所,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提前防備,不得不倉促上陣,與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場空前激烈的遭遇戰。

1月23日當天,省博物館閉館,省考古所的考古基地封閉。因爲突然的封城,交通全面停頓,阻隔在不同區間的省博物館、省考古所領導班子成員和辦公室、後勤部、保衛部、保安大隊等部門負責人立即建立了“臨期戰時機制羣”。

這個微信羣就是我們的指揮與聯絡系統,儘管局面難免緊張與忙亂,但馬上運轉起來了。從1月27日開始,75個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值守封閉管理的館區,他們不能外出,也禁止任何人進館區,以阻斷任何感染的風險。

有序運行剛剛幾天,平靜再次被打破了。消毒酒精告急!口罩告急!食品告急!首先自食其力,貯備用於文物保護的酒精,勾兌成消毒用品解了燃眉之急;上級部門和全國文博同行緊急行動起來,伸出了援助之手,口罩等緊急物資送來了;有的單位明知來回要經歷28天的隔離,也要把一整車水果的慰問物資送到館區,極大地鼓舞了值守人員的士氣。

穩定之後又陷入了對耐力的考驗,原以爲的“臨期”彷彿成了“遙遙無期”。爲鼓舞士氣,我於2月13日逆行進館,成爲第76名值守人員。我和同事們寸步不離館,至5月1日離開館區,整整80天。

這80天內,我們見證了值守人員的團結協作,全國同仁的守望相助;也見證了博物館同行疫情期間通過網上展覽等方式繼續發揮博物館效益;見證了省考古所克服疫情影響,正常下田野開展考古工作;也見證了武漢4月8日的解封;更爲難得的是,親歷了5月1日省博物館、省考古所全體人員核酸檢測呈陰性的結果。也就是5月1日這一天,我心情放鬆地走出了日夜守護的博物館館區。

2020年即將過去,回憶難忘的80個日日夜夜,腦中閃出一句艾青的詩:“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