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悶熱傳染疾病盛行!專家授「孩童6大疾病」預防法 定期消毒超重要
臺灣的夏天悶熱潮溼,有些傳染性疾病因爲天氣的變化而開始盛行,對小孩和寶寶具有威脅性,所以夏天的時候常看到兒科診所內有很多父母帶孩子來求診。本文將帶爸爸媽媽認識夏天常見的兒童疾病,並瞭解預防方法及如何察覺小朋友的異狀。
蚊蟲叮咬傳染病
臺灣常見的蚊蟲叮咬疾病,包含恙蟎叮咬造成的恙蟲病(Scrub Typhus),還有蚊子叮咬造成的登革熱(Dengue fever)和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以日本腦炎來說,國內的流行季集中在每年 5~10 月,而滿 15 個月的嬰兒就可以接種施打日本腦炎預防針,不過施打預防針並不代表就不會得日本腦炎,還是要避免在黃昏、黎明等病媒蚊吸血的高峰時段,讓小孩待在戶外。在病媒蚊孳生高風險的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也請穿着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可使用防蚊液。恙蟲病則要記得定期消毒,特別是老鼠容易出沒的地方。預防登革熱的方式,和預防日本腦炎一樣,避開容易有蚊子出沒的地方,如草叢、公園,並記得清潔積水,避免孳生蚊蟲。
夏天是細菌性腸胃炎最常發生的季節,臺灣常見的細菌性腸胃炎多爲沙門氏菌所造成,傳染途徑可能是爲吃到被動物或人類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例如生的或沒有煮熟的雞蛋、牛奶、肉類或相關製品,或食物在高溫下保存不當,造成沙門氏菌大量繁殖和傳播。感染後一兩天內,會出現急性腸胃炎(Acute Gastroenteritis)的症狀,例如發燒、腹瀉、腹痛、糞便有黏液和血絲等。嬰幼兒的症狀可能會比較嚴重,若出現高燒不退、嚴重腹痛腹脹、活力低下等就需要就醫。想要防止細菌性腸胃炎,一定要保持食品清潔、分開處理生食與熟食、食物一定要煮熟、食物保存在適當溫度、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
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疾病,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童。腸病毒是廣義的稱呼,其中包含小兒麻痹病毒、腸病毒等數十種以上的病毒。想要避免感染腸病毒,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習慣,特別是飯前飯後、用餐前及上完廁所後。另外,水必須先煮沸才能喝,不要喝生水;避免吃生食,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 10 分鐘以上再吃,食物最好冷藏保存,尤其沙拉或冷盤;餐廳等地要經常清除垃圾、廁所加裝紗窗,避免蒼蠅孳生;如果育有新生兒,特別注意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
夏天時,嬰兒或孩童身上很容易長痱子(Prickly heat),也就是我們說的熱疹(Heat rash)、汗疹(Miliaria),這樣一顆顆小小、紅紅的疹子,特別容易長在臉上、脖子、腋下、前胸和後背等地方。比起成人,小孩子因爲汗腺尚未發展完全,汗腺更容易堵塞,流不出汗天氣又悶熱,就容易起又癢又不舒服的痱子。
要想預防小孩長痱子,記得不要讓他在悶熱的天氣下大量活動太長時間,並且一定要穿着寬鬆、透氣、利於排汗和亮色的衣服。不過如果小孩還是長痱子,請用溫水沖洗長痱子的地方,並使用溫和肌膚清潔肥皂清洗,不要用一般的沐浴乳,可能會加重汗腺賭塞的情況。痱子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大約一星期就會消失,所以爸媽不妨請皮膚科醫師開立痱子膏等藥,可以舒緩小孩痱子癢、不舒服的問題,但如果小孩開始出現青春痘或是腫脹的時候,一定要去看醫師,可能是其他細菌感染。
過敏性皮膚炎
又稱異位性皮膚炎,和痱子有些不同的是,這是一種與遺傳、環境有關的慢性、反覆發作、發癢的皮膚炎。此外,過敏性皮膚炎確切的致病原因仍不確定,可能包括遺傳基因、免疫系統、心理因素等許多誘發因素,幼兒也因爲體質太過敏感,對環境適應力較低,易受外在因素刺激而產生癢感。
要避免過敏性皮膚炎發作,夏天時注意出汗會更容易癢,所以室內儘量開着冷氣,並且以靜態活動爲主,避免戶外激烈運動,也不要讓小孩穿着羊毛、尼龍類的衣服,這類材質會刺激皮膚,選擇純棉的衣料比較適合過敏性皮膚炎的小孩。如果爸媽要幫寶寶洗澡,請不要用過熱的熱水,熱水會把保護皮膚角質上的油脂洗掉,皮膚太乾燥就會癢得更厲害;洗澡的時候用中性肥皂以緩和刺繳,洗完澡後,有溼疹的部位可以抹上醫師開的藥膏。
過敏
孩童的過敏又可以分成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氣喘,也就是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大多在五至六歲開始出現症狀,氣喘的小朋友約有 80~90% 會在四到五歲第一次發作。大氣壓力、溫度和溼度的變化都是引起過敏症狀,或是惡化呼吸道過敏的因素。夏天時,室外的空氣污染物質和過敏原都有可能是重要因素,而臺灣多雨的氣候、潮溼的空氣也是黴菌類喜好繁殖的環境,都會加重過敏性鼻炎發作,也因此適度的空調,最好搭配清淨、除溼的效果,對孩子的過敏也有幫助,並且記得定期清洗冷氣濾網,那是最容易滋生黴菌的地方;外出活動時也要注意空氣污染指數,太冷、有風的天氣也要特別注意。對過敏性氣喘來說,游泳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對於氣喘的症狀則是雖然可能無法完全改善,卻是被公認爲對罹患氣喘的小朋友有好處。所以炎熱的夏天,爸媽也不妨帶着孩子去游泳,訓練心肺功能之外,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