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支行誕生十年後股份行大舉壓縮,爲何城商行在堅持升格?業內:增加收入來源,應對大行下沉

財聯社3月1日訊(記者 樑柯志)小微支行誕生十年屆滿,數據顯示機構繼續退出或升格,分化明顯。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多家來自山西銀行、蘭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等城商行旗下小微支行升格支行獲批。

財聯社記者查詢官網發現,截至3月1日,過去半年來共有26家小微支行升格獲批;與此同時,過去一年共有64家小微支行終止營業,而過去半年共有40家小微支行終止營業,其中包括貴陽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旗下小微支行。

據博智經邦2023年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輕型網點(社區、小微支行)數量爲6079個,環比減少173個,其中股份行商業銀行減少160個。

3月1日,光大銀行研究員周茂華對財聯社表示,城商行升格小微支行應該對盈虧投入有所衡量,一方面升級服務功能、增加負債和中間業務,尤其針對中老年社區居民;二來應對大行下沉、彌補線上化的服務盲區,擴大業務渠道。

小微支行誕生十年後出現分化

自2013年年底原銀監會發布《關於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277號文)鼓勵支持社區支行、小微支行,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至今已滿10年。

據媒體報道,光大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股份行是首批積極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的機構。2014年6月20日,浦發銀行蘭州分行經甘肅銀監局批准,首家在蘭州設立3家社區銀行、1家小微支行,該行還計劃今年在蘭州市和酒泉市設立12家社區銀行和小微支行。

近十年之後,據博智經邦2023年報告統計,2022年末全國輕型網點(社區、小微支行爲主)數量爲6079個,環比減少173個,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減少160個。

按照監管規定,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實行有限牌照經營,一般不辦理人工現金業務。社區支行主要針對大型社區的居民,小微支行則定位於服務小微商圈的小微企業;業務範圍有所不同,社區支行不辦理對公業務,初始小微支行單戶授信餘額不超過500萬元。

小微支行在中小企業密集的浙江、廣東發展更快。如2020年末,浙江全省小微支行數量多達771家,比2019年末增加151家,除新開小微支行外,部分銀行甚至將原有支行改爲小微支行。

在廣東,以廣州爲例,據媒體統計,自2014年來,9家股份行和5家城商行在廣州開設超過187家社區支行、小微支行,一時遍地開花。

不過,截至去年底,廣州地區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僅剩94家,大半已經消失。

城商行爲何逆勢增佈網點?

博智經邦2023年報告統計,截至2022年年末,全國輕型網點最多是股份行和城商行,分部達到3517個、2470個,行業佔比95%以上。在股份行大舉壓縮160個輕型網點的同期,城商行僅僅壓縮9個輕型網點。

在保持輕型網點規模同時,城商行還將部分小微支行繼續升格支行。

去年底以來,包括寧波銀行將嘉興經開小微綜合支行升格爲支行、蘭州銀行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小微支行升格爲支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欽州市吾悅廣場小微支行批升格支行的消息陸續見諸網絡。

光大銀行研究員周茂華對財聯社表示,城商行升格小微支行應該對盈虧投入有所衡量,一方面升級服務功能、增加負債和中間業務,尤其針對中老年社區居民;二來應對大行下沉、彌補線上化的服務盲區,擴大業務渠道。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 2023 年 4 季度主要監管指標顯示,分類型看,大行、城商行、股份行和農商行資產規模同比分別增長13.1%、10.7%、6.7%和9.2%。

2月24日,華福證券針對2023年第四季度銀行業經營數據分析後認爲,得益於城商行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較好,資產規模增速較同業快,從而息差下滑壓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