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事戰略以和爲貴

近期,蔡英文總統勤訪部隊,視導漢光演習,並要求國防部長參謀總長要建立一套改變文化的「軍事戰略」。但她所謂的軍事戰略何指?並沒有確切的指導及解釋,對於曾涉獵實際建軍規畫者,都是一頭霧水,認爲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對於此定義不明的「軍事戰略」文化,有兩個不同的假定面向。其一是正統的所謂「戰略文化」;另一則是符合現今社會的「軍隊觀」,意圖顛覆並改造軍中文化,使軍隊管理更貼近現今臺灣民主社會,並接受社會大衆監督檢驗。若屬後者,那將是舉世沒有的創舉,改變了軍隊的本質,對國軍確屬一場災難。反之,若欲提升軍隊的效能,應改變的不是軍隊,而是社會的觀念

正統的所謂「戰略文化」,是戰爭歷史文化沉澱下來的戰略思考方式,可以是一個民族獨有,亦可能是世界軍事通用的經驗傳承。在現今國軍中的「戰略文化」最顯著的有兩支流派,一支是以《孫子兵法》爲核心,代表中華戰略思想的古代兵經;另一則是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的《拿破崙戰史》的精華,且經由波灣戰爭後的「軍事事務革命」的形塑。但這兩支的思想並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波灣戰爭時,美軍打的是最現代化的戰爭,而引用的戰爭原理卻是最古老的孫子兵法。

這印證了戰爭的形態總會改變,但戰爭的原理原則、戰略的思考方式,以及傳承的戰略文化不會改變。那麼我們可以改變的是什麼?是基於戰爭形態及情勢變遷而修訂的軍事戰略。

所謂「軍事戰略」其核心在「建力」,即「武裝力量建設」,這是國防的基礎力量。作戰即「用力」,在發揮力量壓倒敵人。策定「軍事戰略」的思考程序,須先經國家情勢判斷,確立「國家目標」,基此目標設計手段,這就是「軍事戰略」。無可諱言的,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在國防上仍延續內戰情結,至今仍以大陸爲假想敵。但形勢已變,大陸的軍力無論軍工建設及武裝力量建設,不但國軍已無法與之比擬,即使強大如美軍者,亦難以遏制中共的崛起,故國軍在「軍事戰略」上,仍一味地採取對抗,終究會敗亡。

記得前國防部長俞大維臨終前問時任參謀總長的劉和謙:「戰略的精義是什麼」?那即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俞部長此問,是留給臺灣爲政者的。他此言,可媲美德國參謀總長史蒂芬臨終遺言「加強右翼」,但後繼者小毛奇並未貫徹,德軍終在馬恩河會戰失敗,斷送國家前途。而俞部長之言意在不要驅使軍人作無謂的犧牲,最後乃至葬送整個臺灣。按戰略原則的解釋,即當戰略手段無法支持戰略目的時,則應調整目的以配合手段。

上述的概念亦爲《孫子兵法》和平發展的精義。孫子曰:「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應用到現況,臺灣對兩岸和戰的選擇,「和」的最壞狀況是「一國兩制」,而「戰」的最壞狀況是臺灣毀滅,這樣的戰略選擇,你覺得應如何選擇呢?(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