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受阻? 大馬傳黑函:別讓孩子到臺灣求學

馬來西亞獨中出現黑函,勸請家長勿讓孩子臺灣升學。圖爲留學生示意圖。 (圖/視覺中國CFP)

實習記者戴依婷/綜合報導

英文上任後,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但凡與南向有關的計劃,都較容易申請到教育部經費,其中,馬來西亞因中文教育完整,更成了各大學招生的重點國家,但大馬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近來流傳黑函,指出到臺灣升學的7大弊端,呼籲家長切勿讓孩子到臺灣深造。

《多維新聞》日前公佈一張寄到馬來西亞各所獨中的黑函,內容提及臺灣近幾年的經濟低迷,大學的教育領域素質亦每況愈下,多間大學面臨倒閉的厄運,因此對大馬學生提供許多優惠以挽回頹勢,並列出了到臺灣求學的7大弊端,包括英文弱而無法在社會立足、繁體中文無法適應大陸及亞洲的簡體華文市場、臺灣與已強勢崛起的大陸關係持續邊緣化,在臺灣深造的同學會在人脈及資源上處於劣勢,臺灣各大學爲了吸引大馬學生而祭出許多優惠,因此會在設備及師資的素質上將所減少的利潤賺回來、有問題的大學纔會提供諸多優惠、臺灣各大學素質下滑已是公開的事實、大馬留臺生回國以後的就業適應率僅10%。

▲大馬獨中流傳黑函,呼籲家長切勿讓孩子到臺灣深造。(圖/取自《多維新聞》)

實際上,馬來西亞擁有700多萬華裔人口,是兩岸三地外,唯一擁有完整中文教育體系的地區,因此中文程度絕佳,許多獨中畢業生因政府不承認文憑,都會選擇到臺灣就讀,因此早在新南向政策推出前,已有許多大馬學生選擇到臺灣升學,其中以華裔學生爲主,其後再經過擁有留臺經驗師長學長姐分享,臺灣已成了華裔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之一。

不可否認的是,部分學生來臺後,會發現當初各大學招生時所祭出的優惠有「貨不對辦」的爭議,且隨着資訊交流發展,大馬華人社會也已認識到臺灣高教目前所擁有的弊病,自然會擔心若大學倒閉,外國學生的受教權是否仍能獲得保障,然而臺灣官方在處理大學退場的問題上,態度曖昧不明,遲遲未公佈有退場危機的大學名單,無怪乎大馬家長會對臺灣高教陷入品牌信任危機。

▲馬來西亞擁有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因此成了新南向最重要的招生國家。圖爲培風獨立中學 。(圖/記者戴依婷攝)

畢業於政大中文系、臺師大教政修業的黃雪萊是馬來西亞培風華文獨立中學的校長,她接受訪問時表示,因臺灣近二十年來大幅增加大專院校的數量,確實會有一些辦學不良的學校如雨後春筍竄起,這樣的發展確實對臺灣大專院校造成素質參差不齊的危機,但優質大學絕對仍能保持一定的學術水平,這可從優質大學畢業生在各個職場領域的發展得到認可。

黃雪萊認爲,區域性大學的素質,很難從單一學校或單一事件做出評價,但根據她的觀察,臺灣大學畢業生在離開大學之後,無論是在就業率或是升學率上皆有很好的表現,「我相信,市場會做出最客觀的評價。如果臺灣大學的素質真的那麼不濟,畢業生很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反之,熱絡的應聘率則證明大學素質並未像大家所說的素質下降的窘境。」

針對留臺生就業困難或職場適應困難的疑慮,黃雪萊指出,馬拉西亞的留臺生不被大馬政府承認是一個歷史問題,但是現在馬來西亞的開放性市場促使私人企業快速擴展,文創事業和網路平臺更是日新月異,因此留臺生有更多的就職或創業機會

黑函中提及,因應大陸市場強勢崛起及發展,留臺學生在人脈或資源上都失去了優勢,黃雪萊認爲,大家習慣將一個國家的國力和教育素質畫上等線,大陸因經濟起飛,開始把國家預算大量投注在教育方面,很自然地就會在教育競爭力看到顯著的成長,但是一個學生的升學選擇須考量非常多元的因素,若貿然將兩個立基點不同的地區與大學環境拿來做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不會特別勸阻學生不到臺灣升學,或非得到大陸就讀,「中學師長給學生推薦學校,完全視乎學生的需要、學業基礎和經濟背景而做出推薦,我們給學生的大學推薦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馬來西亞的中文媒體從業人員有許多畢業自臺灣的大學,尤以世新大學爲甚。(圖/ETtodayy資料照)

畢業自臺灣世新大學廣電系的大馬僑生淑盈針對黑函的內容表示,英語能力是從小培養的,因此個人的英語能力並不會到了臺灣而變差,無論是中國大陸或臺灣皆以中文爲主,因此回國就職遇到的語言障礙都是因爲自身語言能力的問題。另外,因臺灣環境相對較開放及多元,大部分人都較有想法,因此有部分的企業非常喜歡聘請留臺畢業生。

曾到大陸參與研習營的戴淑盈補充,無可否認的是,大陸市場較大,因此學生若想要在國外求職,大陸的機會相對多,「老實說,臺灣的求學氛圍較爲輕鬆,因此某種程度上會讓人有鬆懈的機會。而大陸相對競爭激烈,所​​以時刻得在努力及積極的狀態下生活,因此出了社會,個人覺得在競爭環境底下,留學大陸的競爭能力較爲強大。」

目前26歲的關家汶畢業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目前擔任網絡新聞記者,她不認同黑函中所提及的「就業適應率只有10%」的說法,因她回大馬工作已3年,無論是工作環境或工作內容都沒有面對難適應的問題,且老闆和同事也從未針對她是從臺灣畢業這一點質疑其工作表現。另一方面,她到臺灣就讀以前,英文程度就處於普通的狀況,到了臺灣後也僅維持同樣的水平,並未就此變得更差,「我覺得關鍵在於,去臺灣升學後,自己有沒有去把握能夠提升英文程度的機會,因爲臺灣同樣也有很多英文班,大學裡也會設英文課或製造讓同學能夠和外國學生交流的機會,來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等。」

關家汶指出,自己有同事是畢業自大陸的大學,但兩人在發展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沒有誰比較處於劣勢的情況,而且因馬來西亞的中文電臺有許多從臺灣畢業回來的學長姐,自己在工作上也不時碰到其他留臺生,雙方的距離反而會就此拉近,也會互相幫忙,因此就人脈而言,留臺生的人脈還是會比較廣。

關家汶補充,自己並不後悔到臺灣升學,「我覺得臺灣社會鼓吹民主、言論自由,在大學期間我也修讀了很多不同的通識課,讓我收穫滿滿,對民主、自由、正義有更深刻的瞭解,懂得去批判這個社會,瞭解思考的重要性。我覺得這些知識在人格塑造上,都起了重要作用,我不認爲去大陸留學能達到同樣效果。」

來自馬來西亞的嚴緯芹於2013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她表示,在到大陸升學之前,會聽很多人說大陸是一個「陰險」的地方,有很多騙子,且資訊也相對封閉,但過去之後,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國家,可以翻牆看看外國的資訊,當地也有很多網站常分享國外資訊,「與當地同學交談後也可發現他們的思想挺自由、奔放,而且創意點子特別多,特別聰明。」

嚴緯芹認爲,到大陸求學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能見證大陸的迅速發展,「當初剛到西安時,這地方真的就像個二線城市,沒什麼外國餐廳;咖啡廳也就只有兩家星巴克,就連地鐵也還沒有,但才短短兩三年,西安已經變成各國美食餐廳都有的地方,而且地鐵在建設好一條線後,第二條線也很快跟着完工,去過一次上海後,更覺得發展迅速。」

嚴緯芹補充,大陸的學生都很優秀,能從中學到許多知識,亦會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繼而擔心自己跟不上,「他們真的太強了。看到他們那麼努力,再看看馬來西亞一些年輕人過着吊兒郎當的生活時,真的會體會到別人強大不是沒有理由的」。基於大陸競爭太大,且許多工作都極需成績和人脈,「當初在實習時就發現,一起到電視臺裡實習的其他大學同學都是通過臺裡的人介紹,才能進入」,因此自己在畢業後就回到馬來西亞工作。她認爲,外國文憑在馬來西亞本就沒有多大的優勢,尤以媒體行業爲甚,「本來看的就是經驗,管你哪裡畢業,只要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都是一樣的薪資。適應方面,倒覺得還好,不會太難。」

版權聲明:本文已獲得多維同意使用。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