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 就在碧水清波畔
位於天津薊州區的於橋水庫,是天津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素有天津“大水缸”之稱,也是引灤入津工程重要的調蓄水庫。天津市水務局監測顯示,今年1―8月,於橋水庫平均水質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
護好城市“大水缸”
於橋水庫南岸楊柳成行、松柏挺立,蘋果樹、梨樹、核桃樹等經濟林碩果累累。“爲了保護好於橋水庫生態環境,我們在搬遷村莊的土地上覆墾複綠。現在復墾已全部完成,復綠已完成6741.8畝,超額完成任務。”薊州新城公司董事長王立華說。
“於橋水庫又稱翠屏湖,庫容量15.59億立方米。”站在水庫岸邊,於橋水庫管理處副處長廉鐵輝告訴記者。
“十三五”期間,薊州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於橋水庫實現全封閉管理,定期進行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狀況監測和評估,並向社會公開。2013年下半年,庫區南部居民全部搬離,住進了薊州區新城;北岸實施嚴格管護,污水入管道,並建立起水庫生態保護涵養區。近年來,薊州區對於橋水庫南岸生態環境進行全面修復,原來的村莊如今已整體復綠。“我們村就在水庫邊,過去靠水吃水,養魚爲生,但是養魚網箱污染水源,自打庫區實行封閉管理後,不光有了補貼,還能去附近的園區打工,現在的收入比過去多,水庫的水也越來越清。”漁陽鎮白莊子村村民黃建告訴記者。
裸露山體重披綠
薊州區羅莊子鎮鐵嶺子村鐵丁農家院,在當地小有名氣。坐在羣山環抱的安靜小院,喝一壺山泉水沏的綠茶,愜意無比。
薊州是天津重要的建材基地,於橋水庫北岸的鐵嶺子村曾經嚐到了甜頭。村黨支部書記丁利當時是村辦採石場的負責人。他還記得,十幾年前,採石場機器日夜轟鳴,青山傷痕累累,空中塵土飛揚。只有37戶人家的小村有錢了,但大夥兒不敢在院子裡曬衣服。讓村民想不到的是,被砸成碎塊出售的石頭,其中還有珍貴的疊層石化石。
2008年,丁利遣散了採石場的工人,開闢疊層石化石旅遊線路並建立村化石展覽館。丁利有時客串一下村展覽館的講解員,給村裡人開會時總不忘講講生態文明理念。
而在大興峪北礦區,曾經的創面被逐步修復,如今,已如道道梯田――坡面噴播沙地柏,梯田種上了油松、檜柏、毛白楊、臭椿、白蠟,裸露的山體重披“綠裝”。“爲修復8處留有‘疤痕’的山體,區裡已經投入了11億元。”負責薊州礦山治理的天津廣成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海茹說。
好風景裡好生活
馬伸橋鎮靠近於橋水庫,鎮上藍莓的豐收受益於該地區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水質。淋河村村民潘鳳霞家種了一個棚的藍莓,前幾年藍莓收成不好,口感不行,也賣不上價。鎮長王宏雁介紹,2013年起,馬伸橋鎮爲配合於橋水庫治理,陸續關停186家散亂污企業。最近幾年,環境好了,藍莓品質也好了。今年,潘鳳霞家產藍莓5000斤,剛上市時能賣到80多元一斤,穩定收入有二三十萬元。
“於橋水庫景色特別美,京津冀的遊客每年都來不少。但因爲有的漁民用柴油船載客,還有遊客亂丟垃圾,這裡的生態環境曾一度被破壞。現在,非法開展旅遊運營的漁船不見了,沿岸經營場所也拆除了。”曾在水庫工作的歷振山說。
不遠處的於橋水庫,綠色鐵絲網圍欄延伸到遠端,圍欄上懸掛的“禁止旅遊、非法捕魚”警示牌格外醒目。據介紹,當地現在對水庫是全天候兩班倒值守,一方面防止夜間有人潛入水庫非法捕撈,另一方面巡查期間發現垃圾或是防護網有破損,也可以立即處理。
薊州區近年來建立區、鎮、村三級生態保護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截至2019年年底,薊州區林地總面積達到120.43萬畝,林木綠化率53.5%,森林覆蓋率49.5%。
這幾年,庫區22米高程線以下區域內所有魚塘蝦池全部被清除,並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溼地則溼地”的原則全部植樹種草。如今,白莊子溼地、大巨各莊溼地、淋河溼地荷花、蒲草、蘆葦競相生長,與煙波浩渺的水庫融爲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