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缺外銷策略 靠補貼能撐多久?

中國大陸從二○二一年三月,陸續暫停我國部分農漁產品進口輸陸,儘管農業部祭出各項獎勵措施、運費補貼,多次宣稱我國農產品已持續進軍高消費國際市場,不過攤開每年的農貿統計來看,出口產值卻是連兩年都在衰退,除了大環境外,最大問題恐出在外銷策略不明。

包括喊了多年的農業冷鏈及物流體系未解,加工產業也欠缺多元產品研發,一味銷售臺灣農產品,卻不知道對方要什麼,當無法做到品質品規一致、長期穩定供貨,加上又要克服長途運輸,當然外銷遇困境。

農業部多次稱已大幅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只是因禁令未解,衰退並不讓人意外,但部分產品轉移到香港,也只是變身爲轉口貿易再進入大陸。陸港加起來,就佔我國農產品外銷的兩成,顯示即使中國大陸對臺下的農產品禁令、以及未來可能停止的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免,中國大陸仍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市場。

爲了轉移大陸市場,農業部用各項獎勵措施,運費補貼等,撐出美日外銷量,但運費漲、升息、幣值貶,消費力薄弱,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短期間無法舒緩,這些用力撐墊起來的市場,還能撐多久?

外銷農產品,若要用生鮮硬碰硬,從生產、管理、產銷、防檢疫、法規、驗證,國際談判上整合每個環節,恐怕都需要重新梳理;尤其要賣得更多、更遠,產品提升爲重中之重,即便轉型加工品,也需要精準瞭解當地市場的需求。

以石斑魚來說,僅華人吃活魚,其他消費市場只接受冷凍魚片,但加工成本貴,缺工嚴重,每個市場所需要的規格也不盡相同,我國加工技術的提升,以及客製化的能力愈高,也才愈有機會打入其他的市場。

我國把農產品外銷的希望放在日本,日本農林水產品二○二一年出口已破一兆日圓,日本政府設定二○二五年農林水產品和食品出口總額要達二兆日圓、二○三○年達五兆日圓,反觀臺灣農產品整體的銷售策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