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交通將使旅遊進入“同城時代

2015年伊始旅遊行業又面臨了一輪新的搶位激戰。不管是用車軟件強勢入局,還是郵輪旅遊的免籤新政,不管是高鐵搶票的如火如荼,還是關於低空飛行旅遊的政策利好,都讓我們看到了旅遊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交通,正在逐漸催生着旅遊行業一系列的產業融合發展,而這些新型的交通方式的應用也將打破城市區域國家間的距離,讓旅遊進入“同城時代”。

酒香也怕巷子深

衆所周知,交通條件影響區域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遊客來說,交通條件與其旅遊時間與旅遊成本密切相關,影響着他們的決策行爲。在同樣的二個旅遊地區間選擇時,哪個旅遊目的地交通設施完善、可達性好,哪個旅遊目的地的旅行遊覽就會更加方便,旅行與遊覽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就相對較低,就能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客流量很大的上海周邊遊爲例,遊客大多選擇交通3小時內的江浙兩省爲目的地,但實際上4、5個小時外的安徽江西擁有更加優質的旅遊資源,卻得不到很好的開發與利用。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交通支配制約着遊客的出行,也影響着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因而對於很多旅遊目的地來說,旅遊交通的發展是最能提升當地旅遊業的前提要素

多城變同城,多地變一

隨着旅遊由“飢渴型”向“休閒型”的轉變,遊客對交通方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一方面交通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另一方面傳統的交通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遊客的休閒旅遊需求,這也催生出了了一系列新型的交通方式。這些新型交通極大地縮短了時空距離,使得“多城變同城,多地變一地”,既拓展了旅遊市場又貫通了景區客源市場,促進了客流量的增加與遊客體驗的提升。

正如剛剛興起的水上飛機正在悄悄的改變着人們的出行與旅遊方式。以往上海到普陀山坐船4個小時,坐車也要3個多小時,交通的不便利嚴重製約了景區發展,而利用水上飛機從上海到普陀山只要半個小時。水上飛機可以大大縮短交通時間,解決景區最後三四個小時的交通狀態,而且在任何區域五小時經濟圈內,水上飛機這種新型交通方式都更有利於交通網狀輻射,豐富目的地的交通與旅遊業態。

加快區域旅遊合作步伐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數據顯示,“城市之間連接度每提高10%,長期GDP增長會增加0.07%。”而交通對於旅遊經濟的影響還遠遠不止如此,僅僅是飛機通航就能使得旅遊客流的規模呈幾何倍數遞增。同時交通的便捷也促使各城市改造旅遊景點,完善旅遊設施,並能使區域旅遊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實現區域旅遊一體化,大大增強地區的旅遊吸引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城市之間的空間感知距離縮短後,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有近似的旅遊資源和發展模式的景區間的競爭。而在用戶消費習慣決定商業模式的今天,景區僅僅守着優質旅遊資源不求創新,將會變得十分難以生存,因此必須將“吃、住、行、遊、購、娛”等諸多與旅遊相關的產業合併發展,並藉助高度發達互聯網實現旅遊業智慧化、信息化移動化,才能在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