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資料應用工作坊 帶大家一起淘金熱

產業界分享資料應用範例。(圖/新竹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於21日與經濟部工業局臺北市電腦公會、逢甲大學、華碩集團合作,在新竹市衛生社福大樓終身學習中心舉辦「新竹市資料應用服務工作坊」,預計召集各路好漢,用5個月的時間,一起來共創資料價值,期望帶給市民好便利好生活

如何讓政府資料發揮最大效能,這是新竹市智慧城市持續推動的重點工作,新竹市政府不只要開放資料,更要讓大家會用資料,找到資料中的價值與政府施政上的「痛點」,用科技讓政策更聰明。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這次新竹市政府提出3大需求,包含警政交通觀光層面,從既有的開放資料中出發,要解決「公車APP預估時間不夠準」,讓搭公車人能確實掌握公車動態;「南寮漁港人流車流整合分析」,讓觀光服務與交通疏導能夠更加精確,提升新竹漁人碼頭的觀光服務量能;「魚眼攝影機影像辨識」期望將透過影像分析技術,作爲治安工作助力,追蹤查緝犯罪車輛,讓犯罪無所遁形

林智堅也說明,新竹市具有豐沛的科技資源,從科學園區、清大、交大等五所大專院校、十多間的國家級研究中心,都顯示出新竹市有非常好的民間能量,如何將這些能量轉變爲便民惠民的服務,就是新竹市智慧城市該走的方向,這也是新竹市這幾年積極推動示範場域,引進各方好手加入的主因,最近與工研院合作「自駕車示範場域」也是這樣的概念,透過好的模式持續複製,在資料應用上也導入民間能量,將好的結果帶給市民,將持續讓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臺北市電腦公會經理李佩芬則提到,臺北市電腦公會承接經濟部工業局計劃,從2016年起就開始透過教育訓練、示範案、黑客鬆等方式推動開放資料,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而今年期望透過工作坊建立公私協力機制,從地方政府需求切入,並與專家顧問團合作,協助資料團隊提出各項課題解決方案,並推動產業運用地方資料,創造更多貼心的在地服務,加速區域發展

此次擔任號召團隊與技術分享的逢甲大學教授蘇昭銘說,新竹市對於開放資料的想像非常前衛,一開始提出來的需求難度很高,希望發展路口監視器影像成爲車流、交通衝突點旅行預約的感測器,是連成熟企業都未必有辦法完成的艱鉅任務;但這也代表新竹市對於資料應用有無窮想像,打破政府不創新的刻板印象,是非常難得的合作伙伴。蘇昭銘教授也笑着補充:「當然也讓團隊執行起來備感壓力就是了」。

資料應用工作坊預計於11月進行成果發表,過程中參加團隊可以持續與市府、臺北市電腦公會、逢甲大學討論方向並調整方向,有別於過去曾經舉辦過的爲期一至二天的黑客鬆活動,此次工作坊將有更長的時間瞭解需求,並透過直接討論溝通,有助於團隊解決市政問題,提供市民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