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川普作風「極限施壓」

美媒報導川普有意在上任一百天內訪問大陸,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寇健文認爲是川普「極限施壓」作風,「就是面對面,習近平閃不掉」,既沒緩衝也沒反悔空間;大陸學者認爲未來美國對付大陸的主要工具,仍是幾個核心盟國加上臺灣(臺灣牌)。

寇健文分析,美中都希望川普上臺後會有比較好的開局,所以雙方都更謹慎應對,彼此也拋球試探。他認爲北京有意願降低跟美國的緊張關係,且川普讓人感覺比較不可預測,北京當然想了解第二任川普跟第一任在作風、立場上有什麼差別。因爲雙方都知道彼此在摸底,這也是爲什麼北京(對川普)的期望不會那麼高。

寇健文認爲,兩國結構上的競爭關係與矛盾並未改變,雙方雖在防制毒品等議題上有合作空間,但北京在涉及核心利益的主權、安全跟發展問題上不會讓步,其中包含臺灣問題;中美貿易上或有折衷空間,雙方可相互讓步、妥協,但涉及科技競爭也是無解。

寇健文說,臺灣可觀察美方在面對中方敏感議題,尤其涉臺問題上的態度會不會受影響,例如軍購速度會否放緩?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等議題上是不是還主動支持?他認爲美方對北京所提核心問題的態度有無改變?採什麼樣方式迴應中方訴求?將成爲判斷川普上臺初期中美關係發展的依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指出,雙方通話只起到「非常小的積極作用」,如果國家間存在重大戰略、經濟和意識形態競爭,這些(互動)都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就算雙方峰會,更具決定性的仍是國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