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如何謀生物醫藥產業萬億藍圖?破瓶頸、尋賽道、引金融、活創新
廣東加速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破局”萬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李佳英 廣州報道
10月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方案》圍繞創新機制、提升產品、集聚產業、營造環境等,提出38項重點任務和舉措。
在《方案》新聞發佈會上,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統戰部部長王曦表示,舉措聚焦卡點堵點難點,包括企業反映的藥械審批慢、藥械“入院慢、入院難”等問題,以及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平臺、化學原料藥和中藥材等方面存在短板。
爲實現廣東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羣規模到2027年超萬億元的目標,廣東在破短板之餘,正深挖高潛力賽道,如基因技術、細胞治療、AI+生物醫藥等,充分利用新技術推動產業創新。同時,《方案》明確提出加大醫藥金融支持,包括設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等。
針對如何構建有利於生物醫藥產業長期發展的生態環境,某券商產業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爲構建有利於生物醫藥產業長期發展的生態環境,政府、投資機構與企業等各方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更爲關鍵的是,需深入挖掘市場需求,從患者需求出發,選擇具有競爭力的細分領域,進而強化創新研發,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
深挖高潛力賽道
廣東已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髮布已獲批生物醫藥創新藥械產品目錄、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改革等措施,進一步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此外,廣州亦有一攬子政策不斷細化支持內容,例如《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廣州南沙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等。
目前,廣東在生物醫藥領域已建立起一定的基礎和優勢。
王曦介紹稱,2018年以來生物醫藥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速超過10%。2023年,廣東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羣實現營收6638億元,位居全國前列;醫療器械產業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擁有廣州國際生物島、深圳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中山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等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實力的產業集聚地;基因測序儀(全國佔比超四成)、呼吸機(全國佔比超五成)等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涌現出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系統(ECMO)、依沃西單抗注射液、奧雷巴替尼片等一批創新突破產品等等。
千億元之後,廣東計劃生物醫藥產業營收規模向萬億元突破。
《方案》顯示,廣東力爭到2027年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羣規模超萬億元,規上醫藥工業規模超5000億元;培育發展千百億級企業不低於15家,形成一批細分領域專精特新、“獨角獸”和單項冠軍企業,推動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在廣東省佈局區域分中心。
營收規模突破的驅動力或許在一衆高潛力賽道。《方案》明確提出,謀劃發展基因技術、細胞治療、AI+生物醫藥、合成生物學、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新領域新賽道。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開展新型藥物設計和篩選、重組抗體設計和合成、新型藥物遞送材料或遞送系統等多領域分析研究。
在此前頒佈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放寬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的探索嘗試亦被着重強調。其中,“放寬細胞與基因治療技術的臨牀應用”被點名。
展望未來,合成生物學與基因服務已成爲生物醫藥市場與行業矚目的領域。其中,合成生物學通過重新設計與技術改造生物體或細胞,使其具有新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需要設計與構建一系列新的標準化的生物元件、組件與系統。
該研究員認爲,在生物產業,合成生物學技術不僅推動了生物元件、組件與系統的標準化與模塊化進程,還促進了產業向綠色、低成本、高轉化率方向的轉型。隨着基因測序與編輯技術的不斷髮展,基因與細胞治療有望成爲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增長點,而AI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藥物研發、疾病診斷及治療方案的智能化與精準化,深刻影響產業格局。
加大醫藥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創新藥械全鏈條支持、加快創新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研發服務平臺建設、這一系列謀劃便是意在突破短板。
上述研究員表示,儘管廣東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與全球頂尖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羣相比,其原創性和顛覆性創新成果仍顯匱乏,特別是在新藥研發及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需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此外,生物醫藥產業鏈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廣東在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合作、構建更爲完善的生態系統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上下游企業合作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化。
基因技術、細胞治療、合成生物學等新領域或可被視作“增量”。而要推動企業在高潛力賽道成長,還需要有進一步的落地支持舉措。
此次《方案》尤其強調,加大醫藥金融支持。例如,培育中長期投資者和“耐心資本”,加快培養組建生物醫藥領域專業化投資團隊,統籌用好省創新創業基金、產業發展基金等現有政策性基金,研究設立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對潛力企業和優質研發管線予以投資支持,圍繞醫藥產業鏈上下游加大投資力度。
爲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廣東對引導更多資金流向生物醫藥產業愈發重視。2024年,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在“投早”“投小”“投創新”方面發揮國有資本力量。
此次《方案》再次明確,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生物醫藥研發、創新、製造等領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勵風險投資機構“投早投小”,動員社會力量通過設立公益基金、接受慈善捐贈、引入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臨牀研究投入機制。
在此浪潮下,上述研究員強調,唯有具備“硬科技”實力的企業,才能在當前的“投早投小”趨勢中贏得投資者的青睞,以及在併購整合的浪潮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確提出,將完善全省上市企業後備資源庫,並持續推動生物醫藥企業赴境內外資本市場適宜板塊上市。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旨在篩選出潛力企業,併爲其上市之路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
爲拓展海外市場,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汪洪濱表示,將遴選一批生物醫藥優質企業進行培育,打造更多鏈主企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積極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加大海外佈局力度,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或工廠、併購收購、授權許可等方式,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幫助企業有效應對專利侵權風險和貿易壁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