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原民文化、加強氣候韌性 看見為小米保種的人們

在「Talem卡路風工坊」的小米展覽中,不同顏色的小米束一字排開,讓人目不暇給。記者邱怡瑄/攝影

走進臺東縣達仁鄉土阪部落的「Talem卡路風工坊」,宛如進入一座「小米寶庫」。數十種品系、近百把小米束堆在地板、掛在牆上:有常用在祭儀中的遠古小米(vuluvulung)、顏色烏黑的黑熊小米(cumacumai)、以及尾端如鮮花綻放的花朵小米(dljangaljangaw-djuwadjuway)等等。

黃、黑、紅、橘的小米們一字排開,讓人目不暇給。

空氣中還聞得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有「活性」、能發芽的小米種子纔會散發香氣。「小米在呼吸!」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副研究員羅英妃興奮地說。

這場在工坊舉行的小米展覽,由排灣族獵人藍保.卡路風(Langpaw Kaljuvung)規劃,展現今年大竹高溪流域的小米種植成果。展覽中掛出十幾張小米種植者的照片,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部落長輩,最年輕的是47歲的藍保。「土阪部落還有在種小米的,應該就剩這些人了。」藍保說。

從復耕到保種 啓動搶救小米大作戰

原來,眼前的小米們看似豐饒,卻得來不易。

小米過去是原住民部落主食,全臺小米種植面積在民國50年曾高達6,000公頃、超過兩百多種品系。但部落的小米大多種在坡地上,機械化不易,需要大量人力投入。隨着農村勞動力老化,據農糧署統計,去(2023)年全臺小米栽種面積爲67.9公頃,僅全盛期的百分之一,許多珍貴的種原也因此流失。

爲了覆育小米,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慈心基金會)2015年起承接行政院國發會的「花東六級產業計劃」,走訪花東地區共30個原民部落,希望促進小米生產、加工、販售,提升小米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但許多部落老人家年紀大,早就不再下田耕種小米。當保種團隊來向長輩們蒐集小米種子,他們興沖沖地拿出「壓箱寶」,結果種子放在倉庫多年,活性大降。重新播種後,不僅發芽率低,病蟲害也特別嚴重。

慈心基金會趕緊找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以下簡稱種苗改良場)合作。負責小米種原保存的羅英妃說,要讓完全失去活性的小米起死回生很難;但透過病原檢測、設置合適生長環境等步驟,有機會讓發芽率低的小米種子健康生長。

慈心基金會和種苗改良場目前共蒐集到141種小米品系,其中117種可順利發芽。保種機制也建立起來:80%的優良種子會返回部落種植,剩下20%則會留在種苗場冰存。冷藏有助於維持小米活性,若部落因故遺失種原,還能到種苗改良場拿種子,延續小米品系的生命。

種苗改良場場長張定霖說,不同的小米之間易雜交、基因歧異度高,有助於適應極端氣候,「小米的韌性大於其他的作物。從2,000公尺的高山,到蘭嶼的鹽分地,都有小米的存在。」這正是各界關注小米保種的關鍵。聯合國也把2023年訂爲國際小米年,推廣小米耐旱、具氣候適應能力的特性。

保種大戶歐媽媽:種小米,是爲了思念父母

小米基因歧異度高,連資深的保種農民都認證。「我種小米的時候,總是會出來一、兩個看起來不一樣的小米。」來自臺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人稱「歐媽媽」的歐春香說,她今年收的小米又多出一個新品種。歐媽媽受訪時,還沒幫這個新小米取名,但她命名一向隨性。例如:前幾年有株新小米叫Naruwan,就是取自她的名字Ruwan。

早在慈心基金會投入小米保種前,歐春香手上就有20多種小米,是部落公認的「保種大戶」。多年來,她細心地把田地分成多塊,每一小塊地都種一點小米,好讓各品系的種子保持活性。

「我做保種,是爲了思念父母。」歐春香說。她是出生於屏東霧臺神山部落的魯凱族,從小備受疼愛,「我是公主啊!我有八個哥哥,小時候都揹我,不讓我走路。」憶起童年,今年71歲的歐春香宛如少女,笑得眼睛都瞇起來。

歐春香自承結婚前「沒在做事」。嫁到臺東嘉蘭部落的排灣族頭目家後,父母會從屏東過來幫忙帶孩子,並手把手教她怎麼種小米。「我一直種、一直種(小米),就不會忘記父母的愛。」歐春香說。小米收成後,除了保留部分種子,歐春香會把小米做成吉拿富(cinavu)和阿粨(A Bai),在婚喪喜慶場合和衆人分享。

珍視耆老智慧 長照和保種擦出新火花

許多部落長者都跟歐春香一樣,對小米有深厚感情。慈心基金會透過保種農民葉玉花引薦,進入部落的長照據點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訪調長輩耕作小米的經驗。葉玉花是正興文健站的成員,她觀察到老人家們一開始都不好意思分享,但話匣子打開後,小米種植技巧和人生故事一起娓娓道來。

葉玉花說,慈心基金會爲了促進小米多樣性,請文健站的長者協助種植不同品系的小米。「七月初,他們就要收小米。」葉玉花說,「自己身體力行種、又可以看到不同品種的小米,長輩們很開心。」

交流讓資深小米達人不只傳承經驗,還能獲得新知。長輩過去習慣挑選結穗最飽滿的小米來播種,但種苗改良場的工作人員跳出來說,漂亮的種子無法避開病蟲害,教長輩們用攝氏55度到57度的水浸泡種子;小米「溫湯」後就能更快出芽,縮短螞蟻攻擊種子的時間。

小米入校園 既是食農教育也是動保教育

有了種子、耆老經驗,保種拼圖還缺一塊:孩子們認識小米嗎?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慈心基金會在花東深耕九年,一步步建立起小米保種體系,但很多人家中不種小米,又受飲食西化影響,部落的孩子們對小米很陌生。「會有小朋友說小米是阿嬤在吃的,我纔不吃。」蘇慕容說。

今年起,慈心基金會走進中小學校園,推展一系列小米食農教育。慈心基金會募集13家企業贊助,向部落採購560公斤的小米,讓12所學校、兩個文健站的營養午餐可以吃到小米飯。在一些學校,學生也有機會親自種小米。

臺東縣金峰鄉新興國小有塊約一百平方公尺的小米田,由總務主任杜文祥打理。杜文祥說,種小米是「跟小鳥之間的戰爭」。部落裡流傳一句話「小米種十分,三分給小鳥,七分給自己」,當他在暑假返校日帶學生收成,小米早就被鳥兒吃個精光,人類零分。

早年部落會用竹夾發出聲響趕鳥,後來又在小米四周鋪網擋鳥。「那種網子孔洞比較大,很多鳥的頭會被網子卡住,我小時候常常幫忙收鳥屍。」杜文祥說,「其實蠻殘忍的。」過去新興國小也沒有使用舊式防鳥網。

慈心基金會今年協助鋪設新型防鳥網,孔洞從三公分縮小至1.5公分,「小鳥還是可以吃網子邊的小米,但小米也可以好好生長。讓孩子終於看到,原來小米可以長得比我高。」杜文祥笑着說。

「保種」不只是保存種子,也是保留文化的根

保種農民也會入校上課,讓孩子們瞭解小米與部落文化的關聯。藍保就是其中一位農民老師。藍保提到,對土阪部落的排灣族人來說,生活習慣及歲時祭儀都配合著小米農事和山林植物進行。例如無患子樹落果是開墾耕地的時間、烏皮九芎花期結束前小米要播種完畢、九芎樹冒出葉苞時小米得疏苗了……等等。

藍保是土阪部落少數還在種小米的青壯世代,他的家族屬於部落三大頭目的家臣之一,負責小米祭儀。「7月12日是小米入倉祭,新舊小米會交接,就像漢人的新年。」藍保說,「我們沒有種小米的話,祭儀就斷了,這一年就好像沒有過年一樣,很奇怪」。

對藍保來說,「保種」不只是保存種子,還是保留文化的根。但隨着部落耆老年齡漸長,他得跟時間賽跑。除了在校園、在工坊推廣小米知識,藍保也勤於跟部落長輩交換小米種子。

保種的終點在哪裡?藍保想了一下,答案卻出乎意料地簡單:「把土阪的小米守住,守住就很不容易。」小米知識在部落靠口述,藍保這幾年聽耆老聊種植經驗、敘述小米樣貌,掌握到土阪部落應該有22種小米;他已經蒐集到19種種子,剩三種小米還在尋覓中。「我覺得今年有機會找到它們。」藍保樂觀地說。

臺東縣新興國小總務主任杜文祥說,以前部落會用竹夾發出巨大聲響,趕跑想偷吃小米的鳥兒;近年則改用網孔小的新式防鳥網。記者邱怡瑄/攝影

來自臺東嘉蘭部落的歐春香(右)是公認的「保種大戶」,今年六月接受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左)頒發保種農民表彰。記者邱怡瑄/攝影

全臺小米種植面積在民國50年曾高達6,000公頃,但隨着農村勞動力老化、飲食習慣改變,小米田盛況不再,去年剩不到70公頃。圖爲臺東縣達仁鄉的小米田。記者邱怡瑄/攝影

排灣族獵人藍保.卡路風(Langpaw Kaljuvung)說,大竹高溪排灣族人的生活依循着小米農事及山林植物而變化。記者邱怡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