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競爭白熱化 多地出臺政策規範

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的兩年多以來日漸火熱,成爲許多學生的暑期標配,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也不例外。

重慶一家研學機構工作人員近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今年暑期研學市場火爆,該機構接單量爲“史上最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行業競爭趨於“白熱化”,相比於2016年,市場體量及加入戰局的“玩家”急劇增長。

研學旅行火爆的背後,也出現了價格虛高、遊而不學師資缺乏等問題。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地出臺政策,對學校及機構組織的研學活動予以規範

家長焦慮,市場火爆

2016年底,教育部、公安部等11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其中規定,研學旅行可由學校自行組織,也可委託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

青島實驗中學校長孫睿告訴澎湃新聞,早在上述《意見》出臺前一年,該校即組織學生前往貴州研學旅行,嘗試走出校門,“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意見》出臺後,學校頗受鼓勵,研學旅行堅持至今。

據孫睿觀察,不少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爲什麼學習”。“他們爲爸媽學習,爲老師學習,卻不知道應該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孫睿稱,通過研學,學生們走過山、走過水、接觸人,或許哪一件事就印在了心裡,“我們希望這樣的情境能出現,通過研學確立更高遠的目標,踏踏實實地做點事。”

據其介紹,該校高一年級研學旅行由學校統一組織,時間集中在三、四月份;高二年級學生則根據自身學習需求參加個性化研學,比如夏令營、活動營、創新營、奧賽營營地式研學,時間以寒暑假爲主;對於高三學生,則會在每次模擬考試前選擇就近的登山活動,釋放壓力。

該校研學經費學生部分由學生自己負擔,部分貧困生及老師部分則由學校解決。“學校不會藉此營利。”孫睿稱。

政策鼓勵之下,除了學校自己組織研學,不少企業或機構也對這一新興市場趨之若鶩。中國營地教育聯盟理事長王學輝近日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稱,近幾年來的行業變化,可用“兩倍市場、四倍玩家”形容。

“其他行業認爲這是一塊‘肥肉’,紛紛加入戰局,比如部分旅行社培訓機構、留學機構。”王學輝說。

重慶某研學機構工作人員近日告訴澎湃新聞,在學期期間,該機構爲有需求的中小學校提供研學基地或線路,而在寒暑假,客戶則主要是“焦慮的家長”。據其介紹,今年暑期市場火爆,給孩子報名參加研學的家長頗多,該機構接單量爲“史上最大”。

34歲的家長張琰(化名)告訴澎湃新聞,暑期,其帶着孩子一起參加了遊學,令他“鬧心”的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溝通出現問題,產生了爭執。“但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張琰希望孩子能夠通過這段經歷“擴大知識面、增強溝通能力以及對大自然的感知”。

另有家長稱,其孩子暑期跟着研學團隊去了北大,回來後“變化頗大”。“本來孩子成績一般”,但新學期開始後學習“有了計劃”。“希望孩子能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該家長說。

“火熱”背後,亂象叢生

王學輝認爲,研學旅行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從業者而言“比較辛苦”,尤需長久堅持,有的從業者抱着“搶肉”的心態加入,最終會被淘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新華社8月30日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研學旅行目前存在着價格虛高、名不副實、遊多學少等問題。而一些研學遊承辦機構甚至不具備資質,有的旅行社通過“中間人”打通關係與學校合作。

學校是各方爭搶的資源。孫睿告訴澎湃新聞,其所在學校開展研學以來,均由校方組織,“不斷有研學機構找來,希望承接學校的研學,但我們都保持一定距離。”孫睿認爲,學校開展研學之初,此類機構稀少,而現在“滿世界都來掙這份錢”,行業內問題頗多。

“最大的(問題)是不少機構課程實施能力很差,組織的‘研學’基本上是‘遊而不學’,落不到課程上去。”孫睿認爲,研學應有“教育目的”,是學校課程實施的一種路徑和手段。

“他們(部分機構)不是以教育目的而設計課程、路線和活動,而只是景點等資源的簡單堆砌。”孫睿注意到,有的研學機構“就是旅行社幹不下去了轉行而來”。

重慶某研學機構一名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市場確實不夠規範,存在“只遊不學、收穫過少”,以及師資參差不齊等問題。“不少機構的研學路線只是走個形式,就想着把學生家長哄出來,賺了錢就完事,真正的效果很難保障。”

該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師資”是研學課程設計質量的關鍵,但現狀是,在校老師因政策原因無法加入機構,而機構老師又多不“專業”,對學生進行培訓和教育的技巧不夠,影響研學質量。

原國家旅遊局發佈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指出,應至少爲每個研學旅行團隊設置一名研學導師,以負責制定研學旅行教育工作計劃。

但據新華每日電訊今年8月報道,很多遊學項目層層分包,代理機構尋找的老師也是臨時“組隊”,這些遊學機構的老師、領隊的資質無從審查,有些之前是做戶外的,有的是做教育諮詢的,甚至有些是沒有經驗的從業人員。

“對於研學老師,社會上有專門機構頒發證書,但培訓週期較短,多是交錢給證,作用不大。”上述研學機構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說,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資越來越多,甚至有攀比心,“自私一點講”,這是企業擴大業務的機會。但他擔心,“如果持續這樣,研學市場會做成旅遊市場,家長不再願意埋單,最終做死這個行業。”

多地規範,確保“研有所得”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意見》發佈後,已有多地出臺實施細則,對研學市場予以規範。

今年7月17日,成都市教育局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學校委託開展研學旅行,要與有資質、信譽好的委託企業或機構簽訂協議書;探索建立承辦方公開承諾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學校不得從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旅行中營利,相關費用可納入學校代收費項目。

此外,成都市規定,校外興趣小組、俱樂部活動、技藝比賽等活動和社會實踐以及週末、節假日外出活動,寒暑假的冬夏令營、出國遊學等活動不屬於研學旅行;研學旅行中,應防止課程設計低級庸俗和娛樂化傾向,做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效果突出,確保學生“研有所得”。

據新華社6月3日報道,近日,甘肅省蘭州市教育局發文,嚴禁借研學旅行名義開展以營利爲目的的經營創收,或變相組織教師藉機旅遊的行爲。

重慶則規定,凡因管理、組織、處理不當而造成學生意外傷害、實踐活動無序低效等情況的企業,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承接區域研學旅行活動;與之類似的是,浙江省規定,建立浙江省級營地、基地標準和不達標營地、基地摘牌退出機制。

杭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門則重點對研學旅行活動實施方式予以明確,要求不得以研學旅行之名開展逐利性競賽活動或舉辦與中小學升學有關的學科類等級考試。

各地方對研學旅行時間及範圍規定較《意見》更爲具體。比如安徽、成都、武漢等地均規定,任何學校不得在寒暑假及法定節假日期間組織實施研學旅行活動,做到“小學不出市、初中不出省、高中不出國”。?

“研學旅行是朝陽產業,從業者要放眼幾十年後。”王學輝說,解決行業痛點難以一蹴而就,多地出臺政策規範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