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新視界-大緊縮時代與它的風險

在達到聯準會認爲通膨受控的程度前,許多條件需滿足。首先,雖然降低CPI是必要的,但問題在於它下降的程度。聯準會並沒有明白地對此數據進行溝通,很多人猜測低於3%可能是通膨得到有效控制的水準,這意味着通膨需要反轉並穩定處於比目前低得多的水準,我們接近了嗎?還沒有。

服務業通膨是棘手的一環,因爲它往往具有僵固性。任何傳統商品的價格都有向下調整的空間,因爲原物料價格下跌降低生產成本,使產品更便宜。服務業的情況不同,一旦價格上漲,很少再下修,頂多保持在同一水平。服務業在GDP和消費的佔比相當高,對家庭的影響深遠,且引發對更高工資的預期。在美國,由於重要工作的勞動力短缺,情況更加嚴峻。這意味着通膨不僅具有僵固性,更可能是結構性的。

這與最初認爲通膨是短期現象的想法大相逕庭。新冠疫情、供應鏈問題、地緣政治和人口結構已經重組美國的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在通膨壓力下變得更吃緊。爲了對抗通膨,聯準會別無選擇,只能在通膨成爲每個家庭持續不斷的擔憂並且更難以對抗前採取行動。

不僅如此,自全球金融風暴以來,聯準會首度有個機會採取行動減少流動性。量化緊縮意味着流動性減少,以及投資者將因此重新配置資金。

隨着高評級債券的殖利率超過4%,投資者無需追逐風險性資產,過去乏味的債券就足夠了。投資者的偏好會調整,部分資產的風險會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而更高的回報意味着股票或某些風險性資產的評價面需要跌得更低才具有吸引力。聯準會有意無意地使金融市場通縮以對抗資產通膨,相關效應即爲比特幣的下跌,通貨緊縮將降低一些資產的評價水準。

通膨不會以線性方式移動,並且會隨着聯準會開啓的經濟放緩而下降。市場可能對衰退感到恐慌,但企業已具備良好的現金緩衝,因此預期衰退會相當輕微,而不是深度收縮。這一切並非沒有風險,流動性緊縮代表世界其他地區的美元減少,這將使財政較弱的國家出現風險。聯準會的政策有兩個背景支持,首先,我們離經濟的信貸崩潰還很遠,其次,房地產市場的修正雖外溢至其他領域造成價格修正,但在負財富效應出現前仍保有空間。與此同時,聯準會將保持政策堅定,投資者的看法也將逐漸與聯準會的政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