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段子道出了家長的心聲和迷茫:這批孩子已經廢了?大學生看看
網友發了一個段子,描述了現在不少大學生的成長軌跡,引來無數網友圍觀吐槽。
悲哀,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到底是哪一步錯了?
在評論區,多數家長直言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自家孩子就是段子描述的那樣。還有家長覺得不解氣,補充自家孩子的奇葩行爲,如“我家也是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家門口上學,現在還要走藝考,我都想不通是怎麼讀的書,全校她上學最近,讀書成績最差!”
有網友分析了原因。如認爲是手機害了孩子,獨生子女的弊端,更多的網友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用找什麼理由了,還是我們家長好好反思一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是否包辦代替過多,保護過多?
教育人認爲,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在家長和大學生身上。
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和關心,往往不自覺地陷入了過度保護和干預的陷阱。他們擔心孩子受到傷害,試圖以一己之力爲孩子掃清一切障礙,甚至代替孩子做出決策。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剝奪了孩子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機會,也阻礙了孩子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發展。簡言之,溺愛和包辦是中小學階段不少家長的主旋律。
過度保護的家長往往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空間,導致孩子缺乏自信、依賴性強,難以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同時,過度干預的家長可能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和需求,使孩子感到被束縛和壓抑,進而產生逆反心理或逃避行爲。
不少大學生進入高校後,脫離了高中階段的嚴格管理和家長監督,加上沒有學會自律和職業規劃,開始放飛自我,內心安慰自己,反正有家長呢,大學四年正好玩玩,於是陷入迷茫和放縱,導致學業荒廢、生活無序。這種狀態下的學生往往缺乏責任感和進取心,難以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導致畢業即失業,只能靠父母來養活。
以下建議,家長和大學生都要看看。
一是家長適度放手。中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階段,學習不只是學業,還有課本之外的很多東西。如家務、交友、認識社會等,形成正確的“三觀”。家長不能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更多的是要教會孩子怎樣做家務,如何和同學相處,如何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生活是最好的教材,體驗是最好的老師,不要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對生活的體驗學習。
二是大學生要開始懂事。家長說大學生已經廢了,是說大學生還沒有明白進入大學,相當於一隻腳踏入了社會。長期生活在家長接送包辦的環境下的大學生,要開始獨立生活,獨立規劃自己的未來,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其指導下下,細化大學生活和學習,補上因爲家長包辦而耽誤的能力培養,勇敢地朝着自己規劃的未來而努力。
總之,解決當前部分大學生成長中的困境,需要家庭及大學生本人共同努力。家長需學會適度放手,鼓勵孩子獨立成長。大學生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勇於擔當,積極規劃未來,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逐步成長爲有責任感、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你怎麼看待網友的段子?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