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泳思(之三十七)

楚建鋒(教師、雜文家)

生前風風光光,死後莊嚴隆重,在漢水流域,葬禮往往比婚禮更隆重。亡故後三日上山安葬,葬後七天燒紙、敬香,每七天一次。再逢百日燒“百期”,週年上墳、壘土,直至三週年,整個祈禱程序才告結束。此外,還有“哭喪”“敘話”“唱孝歌”等風俗。

“哭喪”是老人剛去世後,兒女們十分悲痛,以哭表達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淚無聲,女孝子從“入棺”“守靈”“發喪”“入土”都要圍着“靈棺”哭,並講述老人經歷的苦難、留給子孫的恩德和對後代的養育之情。“敘話”也叫“說話”,男性去世多請本姓族家長者,女性去世多請孃家智者出面,詢問孝子“老人在世有病看了沒有”“照顧得如何”“盡孝沒有”“死後棺木、壽衣、夜場準備得如何”“墓地選在何處”等,孝子均要跪在地上一一回答。

“唱孝歌”是漢中人緬懷亡者的一種形式。老人去世後,不做道場不念經,專請有才華、出口成章的“歌先生”,既唱傳統的“孝歌”,也觸景生情唱斥責孝子過錯的歌。唱孝歌時配上鑼鼓、嗩吶,歌聲悲蒼淒涼,催人淚下,引發孝子和親友的哀思。其間,孝子持香轉“靈”,女孝子“哭喪”相伴,整夜燈火不熄,歌聲不斷,哭聲淒涼……持續到第二天發“喪”,送靈上墓地,安葬才結束。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這是遠古時期先民們的居住環境。世世代代居住在漢水一江兩岸的居民們,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因地制宜,創建形成了兼具北方三合院、四合院風格和南方竹木房、吊腳樓特點的民居樣式和民居文化。

而今,漫步在水天一色、日新月異的漢江兩岸,過往的民居已成爲記憶中的風景,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漢江流域的歷史變遷。

上有古漢臺,下有黃鶴樓。屹立於上游、建於楚漢相爭時期的漢王劉邦行宮古漢臺遺址,佔地二百餘畝,坐北朝南,由三個不同高度的平臺組成,最高點約七米,依次形成三處院落,有東西華亭、古建築羣、望江樓、桂蔭堂、石門十三品陳列室、褒斜古棧道陳列室等。園內樹木蔥鬱,亭臺樓閣,一派江南園林景色。望江樓位於古漢臺的最高點。桂蔭堂因其周圍種植的古漢桂而得名。這裡曾是漢中的最高建築,登臨其上,可以感受一江漢水向東流的洶涌澎湃之勢。劉項爭霸的歷史記憶,就這樣凝固在瞭望江樓閣的飛檐翹角之上。

下游之尾,流傳、呼應着有“天下絕景”之譽的黃鶴樓。黃鶴樓居於漢江、長江交匯處,位於武漢市蛇山之巔,始建於三國時期,現存爲清代“同治樓”原型。主樓呈四邊套八邊形,爲鋼筋仿木結構,有72根圓柱,高50餘米,飛檐五層,樓上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樓外有鑄銅黃鶴、亭閣等環繞。整座樓形如黃鶴,展翅欲飛,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與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又稱“天下江山第一樓”。

百年流芳,不勝枚舉。

發軔於明中葉、成型於清後期、鼎盛於民國的陝西漢中寧強縣青木川古鎮的“回龍場”老街,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河水沿着鎮邊蜿蜒而過,古鎮順流而建,全長約860餘米,呈“U”型,形似一條臥龍,故得名“回龍場”。有民國時代建築50餘座,古建築房屋260餘間,或中西合璧,或造型奇特,或氣勢恢宏。流連於老街,一座座雕樑畫棟、青磚迴廊的木結構老宅,融入了羌族文化、秦巴文化、漢江文化等元素,在流水潺潺中依然煥發着昔日的輝煌。

在上游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冷水廟村的古村落,罕見的、成片的古石頭房,述說着400多年的漢江居住史。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石頭,錯落有致地鑲嵌成一棟棟造型別致的石頭房,成爲漢江流域中國古民居建築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據載,明萬曆年間,村民的祖先們由山西遷至漢江邊,後因躲避災害和戰亂,逐步搬到石頭山上居住。如今,全村160餘戶、400多名村民已搬到鎮上居住,但這些用石頭建起的住房、門樓、豬欄等,依然佇立在漢江邊的林木山,盡顯出古香古色的生態美。

建於北宋、呈“四水歸堂”風格的丹江口浪河鎮老街,全長400多米,48座建築單元全部呈院落結構,前廳後堂,其間有一天井,兩側爲廂房,述說着漢江流域最典型的明清古建築羣落歷史。

始建於清同治年間,一座“活着”的百年古民居——陝西留壩縣江口鎮許家山石屋民居,星羅棋佈於江口鎮磨坪村百餘畝土地上。這裡既有大戶人家半圍合院落,也有平民百姓單體土坯房,構成了別開生面的漢江民居圖。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漢江漢江,山高水長,是我永遠的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