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黃茅海!大灣區再添跨海大通道
來源:深圳特區報
一橋飛架黃茅海 區域一體化加速
大灣區再添跨海大通道
繼深中通道後,一橋飛架黃茅海,又帶來怎樣的格局改變?
今年6月30日,舉世矚目的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打通了珠江口A字形交通網絡的關鍵“一橫”: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羣實現了跨海直連,縮短了時空距離,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加暢通。
如果說在深中通道中江門是間接受益者,那麼在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試運營後,江門正式成爲了主角。
黃茅海跨海通道東起珠海市金灣區平沙鎮,向西跨越黃茅海水域,經江門市赤溪鎮,終點位於江門臺山市斗山鎮。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後,將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偏少的現狀,屆時香港到江門的車程只需1個小時。黃茅海跨海通道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一起,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羣。
從地圖上看,南沙大橋和虎門大橋是珠江口跨海的“內環”,深中通道是腰部“中環”,港珠澳大橋和黃茅海跨海通道構成“外環”。三級通道成形,把東西兩岸曾經隔水相望的土地緊緊聯繫在一起。
不僅如此,黃茅海跨海通道還被賦予連接更遠處的期待。
港珠澳大橋可以說是第一條連接粵港澳三地的紐帶,那麼黃茅海跨海通道將“承東啓西”,成爲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個突破口,與港珠澳大橋、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構成“香港—珠海—江門—粵西”大通道,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這也意味着,深中通道與黃茅海跨海通道一東一南,成爲補齊珠江西岸加速融灣的超級拼圖,珠江東西兩岸在更加深度緊密的協作中,將珠江口的核心影響力加快向珠江口西岸延伸,促進大灣區發展更加均衡,加速一體化進程。
自廣東省首次提出“黃金內灣”概念以來,這一戰略設想迅速成爲社會關注熱點:環珠江口100公里的區域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黃金內灣中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六大城市,將通過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產業合作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連通江門所在處,是規劃面積3240平方公里的大廣海灣經濟區,有着無可替代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這也是江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其中一篇“重要文章”。從地圖上看,黃茅海跨海通道直接打通了大廣海灣經濟區的“生命線”,實現從灣區“大後方”到合作“橋頭堡”的華麗轉身。對於大灣區來說,或許將誕生一個粵港澳合作新的重要平臺。
隨着黃金內灣概念規劃的逐步實施和一系列重點行動的推進,這一地區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未來,“黃金內灣”將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地區之一,同時也將成爲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和合作的關鍵窗口與平臺。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深圳特區報廣州12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