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養十省,誰是中國糧食輸出第一大省!| 地球知識局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衆號:地球知識局

NO.2602-中國關鍵糧倉

文字:那日蘇

製圖:孫綠 / 校稿:通麥 / 編輯:蛾

本期內容的視頻版,歡迎關注我們的本站視頻號▼

黑龍江——作爲中國最大的糧食輸出地,影響着全國的吃飯問題。在所有的糧食輸出省份裡,黑龍江以600%的自給率冠絕全國,地位無可替代!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充裕的糧食供應,很難體會在那個有錢也未必能買到米麪的年代,糧食產量對我們的根本性限制。

1958年,以彭德懷爲首的中國代表團訪問東德,東德領導人希望我們能出口糧食幫他們提高一下人均吃肉量,這給了中國代表團以巨大的衝擊,因爲當時的東德,人均每年吃肉50公斤肉,而我國是5公斤,我們勉強維持的糧食自給,是建立在極端的省吃儉用之上的。

這背後是巨大的人均耕地壓力,是落後的工農業發展水平,後者可以靠建設,而前者就需要增加大量的耕地,這就離不開——黑龍江。

豐收之後,翻整土地(圖:圖蟲創意)▼

從1961年到2021年,60年間,中國的糧食產量增長5倍。其中,黑龍江的佔比從3.5%變成11.3%,貢獻了最多的增量,也是最大的小麥、玉米、水稻、大豆輸出省份。

黑龍江爲什麼能快速崛起爲中國最大的糧倉,並一路支撐中國走到今天?

火車穿行在麥浪中(圖:圖蟲創意)▼

首先,黑龍江在農業時代並不是一塊沃土,雖然有最多的黑土地,但嚴酷的環境遠不是靠吃碳水就能解決的。

今天黑龍江有3000萬人,放在全國看並不算多,但放在古代簡直難以想象,無法用化石能源高效取暖,冬季長達6個月,動不動就零下30℃,一波寒潮下來,連牧民都給得逃難,簡直是地獄難度開局。

在古代,這是“真·苦寒之地”

(圖:圖蟲創意)▼

所以你看古代地圖,漢朝這裡是肅慎、扶余,唐朝是室韋、靺鞨,明朝是海西女真,都是低人口密度的漁獵民族。

到清朝初年,整個東北地區的人口尚不足40萬,且絕大多數集中在遼瀋地區,黑龍江可謂荒無人煙,此後又經歷了長期的東北封關,直到1860年,清朝才解禁東北。

47年後的1907年,闖關東已經兩代人了,東北的整體人口達到1378萬,但北方的黑龍江行省(與今天的黑龍江省範圍不完全一致)5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只有127萬人。

畢竟,硬性的環境約束太強大了。

直到幾個關鍵技術被解鎖:取暖、農機、運輸、育種、肥料。黑龍江2.58億畝耕地的農業潛能才能被釋放出來,在同一技術節點上,日本人也在大規模開發搞北海道大開發,其北海道在日本的地位類似於東北之於中國,都是傳統的東亞農業文明在地狹人稠的壓力下,突破糧食剩餘的魔咒,尋找增量來餵養工業城市的捷徑。

如今的北海道(圖:圖蟲創意)▼

只不過北海道要小得多,所以在中國孱弱之時,一個超大號北海道擺在眼前,日本人不可能不動心。所以日俄戰爭打響,日本將手伸向了中國東北。

在技術的快速普及下,黑龍江人口在幾十年內快速增長到上千萬,松花江流域的農場遍地開花,城市沿着中東鐵路不斷拓展,到1950年,黑龍江以佔全國約2%的人口,生產了5%的糧食,同時還是工業重鎮。

此時,我們再認真審視一下黑龍江這片寒冷的沃土,才能理解其強大之處。

黑龍江的山地和平原差不多五五開,三江平原和鬆嫩平原佔到全省耕地的80%,而這裡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與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歐洲的烏克蘭大平原齊名。其糧食產量,比烏克蘭全國還多。

富饒的土地▼

雖然中國的西北、華北也有廣闊的平原,但水資源都是大問題。華北灌溉打的機井已經深入地下百米,許多耕地都出現了下陷、海水侵入等現象,西北更是水貴如油。

與之相比,黑龍江顯然並不缺水。全省流域面積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800多條,構成了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綏芬河四大水系。黑龍江作爲一個整體,徑流量在中國僅次於長江和珠江,遠比黃河要大得多。

黑松烏綏四大水系爲鬆嫩平原和三江東西兩大平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從大興安嶺腳下到三江匯流的中俄邊境,遼闊密佈的水網鋪展在平坦的黑土地上。

大江奔流,日夜不息▼

由於氣候的原因,黑龍江的熟制是一年一熟。論單位面積產量,是其實比不過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華南地區的。但總產量卻是江蘇的2倍、廣東的6倍、浙江的12倍,因爲這裡的地,實在是太多了,黑龍江人均耕地是全國均值的4倍,是最接近美國中部大農場的省份,這在衛星圖上也肉眼可見。

極具美感▼

而且農業只有大農場纔有大量剩餘,纔有商品化的空間,單產極高的長三角、珠三角,早已嚴重依賴糧食輸入,曾經的“蘇湖熟”、“湖廣熟”已經變爲“龍江熟,天下足”,黑龍江600%的自給率纔是中國商品糧的最大壓艙石。

位於黑河市的一處糧庫(圖:圖蟲創意)▼

與此同時,黑龍江曾經的嚴酷環境,在各種科技解鎖後,也變成了某種優勢。

雖然黑龍江這裡地處中國最北,氣候寒冷,但週期性的低溫也能凍死害蟲和蟲卵,減少防止病蟲害。而且數千年沒有被開發的黑土地,保持着極高的肥力。

所以黑龍江每畝地的化肥、農藥使施用量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各類主糧的品質也是有口皆碑。(化肥使用強度10公斤每畝,農藥施用量274克每畝)

冬季,大雪覆蓋鄉間田地(圖:圖蟲創意)▼

只不過,如此強大的東北糧倉,開發出來也是非常困難的,中國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其實是幾代農墾人辛勤開墾耕耘的結果。推動歷史的進程,還是離不開無數個個人的命運。

就在彭德懷訪問東德的1958年,黑龍江農墾大學建立成立,以時任農墾部部長王震率領的知識青年、技術人員和鐵道兵,響應國家“開發北大荒”的計劃,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正所謂“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漢建設黑龍江”。

收穫季節的北大荒,滿目金黃

(圖:圖蟲創意)▼

當時的戰略是,對三江平原、鬆嫩平原和黑龍江谷底地的開發齊頭並進,只要是荒地,都可以開闢爲農田。但其中三江平原更偏遠,相比於鬆嫩平原開發程度更低,而且地處三江衝擊沖積匯流之地,地形更加平整平坦,無邊無際,便於灌溉和非常適合搞大農場和機械作業。比如佔地面積630平方公里的紅衛農場,如今已經實現了農業無人作業。

在取得初步進展後,國家加大力度投入,歷經數十年,終於把北大荒建設成了“北大倉”。烏蘇里江左岸遍佈農田與村莊村鎮,與右岸俄羅斯遠東的荒無人煙形成了鮮明對比。

北大荒,機械化收割,氣勢如虹

(圖:圖蟲創意)▼

從1947年解放軍官兵在荒原上建立第一批農場,到2010年黑龍江省以5582萬噸的糧食產量,超過了中原農業大省河南。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黑龍江改天換地,成爲中國第一產量大省。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圖:圖蟲創意)▼

但是,曾經如此富饒的黑龍江省,如今也面臨着重重危機。

數十年間高強度的資源輸出,對黑龍江的消耗是巨大的,這裡的石油、煤炭資源正在枯竭,大慶油田已經接近“刮桶底”了,大小興安嶺的林木已禁止採伐,青壯年人口在大量流出。

就連農民賴以生存的黑土,其實也在減少。中國農科院資劃所所長楊鵬曾表示,我國東北的黑土“變薄、變瘦、變硬”了。

腳下的這片土地,值得我們珍惜

(圖:圖蟲創意)▼

黑土地是作爲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類型,其肥力來自植物殘骸分解後的長期積累,也就是一直在相對溼潤的環境裡“漚(òu)着”,形成1釐米的黑土要經過需要200~400年的時間,形成1米深的黑土,可能需要數萬年。

自然積累需要數萬年,禍禍完卻只要幾十年。上世紀世界兩大黑土帶——美國中部和烏克蘭大平原,都曾經歷過駭人聽聞的“黑風暴”。

強風把大量黑土捲入高空,所過之處田地荒蕪、溪水斷流,讓無數人流離失所。而對於農業生產來說,黑風暴所造成的黑土侵蝕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則幾乎是不可逆的損失。

相比於黑風暴這種肉眼可見的災難。而黑龍江的黑土流失,更像是“溫水煮青蛙”。

由於過度的開墾利用,黑龍江原本鬆軟的黑土普遍有“變硬”的現象。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農機碾壓,一個是土壤溼度下降。

開發之前的黑土地,有着大量的溼地,土壤中水分充足,但一旦開墾成耕地,就要用暗渠、排水溝將把土壤內裡積存的水排出,尤其是近乎處女地的三江平原,許多溼地就這樣變成了旱田。近60年來,黑龍江農田面積不斷增加,與之對應的,則是溼地的快速退化。

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內的溼地

(圖:圖蟲創意)▼

溼地變爲旱田,土壤的孔隙慢慢被壓實,蓄水能力隨之下降。下雨的時候,雨水的下滲速度就不及從前。遇到大暴雨,反而會沖刷掉表層土壤,黑土自然“變瘦”、“變薄”。

這個過程相比北美的“黑風暴”要溫和了許多,但很少有人在意,其長期破壞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年前,哈爾濱還發生過盜挖黑土的案件,不法商販打着租地的旗號,大肆盜挖林地、溼地和田地裡的黑土,遠銷關內,如此斷子絕孫的行爲,實在是可惡。

黑龍江的人口雖然是在短短一百多年裡增長起來的,雖然有着很強的移民文化,雖然數十年如一日輸出着各種資源和物產,但他不是蠻荒之地,而是共和國一個富饒的省份,他不是“資源”,而是“家園”!

小興安嶺的休耕地(圖:壹圖網)▼

不可否認黑龍江乃至東北目前的困境,但也不可否認這裡很高的城市化率、尚可的收入水平、豐厚的自然資源,這片沃土仍然是黑龍江深厚的底氣,但這珍貴的黑土地又是如此脆弱。

只有土地綜合治理、退耕還溼、還林、還草等政策逐漸見效,才能遏制黑土地的退化趨勢,北大倉才能永葆活力。

參考資料:

《清代人口的統計分析》,趙英蘭

《黑龍江省歷史沿革》,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開發爲北大荒開出一片新天地—黑龍江墾區農業綜合開發紀實》,李國紅

《好米產自黑龍江 全國粳稻第一省》,黑龍江政務

《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報告》,中國科學院

《防止黑土地變成黃土地要注意用養結合》,科技日報

《黑龍江流域溼地的“百年坎坷”》,中國科學報

*本文內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