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爲何如此憤怒?

這大戶,想想是不是挺可怕的?

文 | 海上客

印度怒了!

1

兩件事——

其一,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將印度、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和緬甸列爲當地穆斯林民衆正在受到苦難之地,印度政府立即迴應稱,對於哈梅內伊在社交平臺X上發佈的言論,“不可接受”,“強烈譴責”。這件事,發生在9月16日。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聲 圖:資料

其二,則是有關“印度彈藥進入烏克蘭,引起俄羅斯憤怒”。據環球時報轉引路透社消息,對此,印度外交部發出強烈譴責。這件事,發生在9月19日以後。

在海叔看來,看似兩件事毫不相關,但印度外交部連續做出強烈反應,還是值得一觀!這顯然顯示了當下國際社會各種頭緒之多。千頭萬緒,穿到印度的“針眼”中,引起一些後果。

印度本身是一個地區大國,也是近年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已經超越他的前宗主國英國,成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從過往來說,在地緣政治、軍事等領域,印度比較倚重俄羅斯。但近年來,在商貿、產業承接等領域,包括軍事上,印度都有求助於美西方之處。

本身來說,這無可厚非。

印度想要實現他自身的強國夢,當然想在自身立於不敗之地的情況下,從全世界各種地方獲得利益。包括與中國在金磚國家等範疇內的合作,也莫不如此。

印度總理莫迪先後訪問俄烏 圖:資料

具體到俄烏衝突問題上,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先後訪問莫斯科與基輔,看上去頗有想在調停俄烏衝突問題上,走出一條有別於西方的路。

但目前看,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接待了莫迪,特別是莫迪在基輔期間,短短四小時,七次擁抱澤連斯基,可俄烏衝突並沒有迎刃而解——

當然,印度也確實不是那個“刃”!

2

目前看,尤其令印度氣憤的是路透社的報道稱:

“印度和歐洲政府及國防工業官員透露,印度軍火製造商出售的炮彈已被歐洲客戶轉運到烏克蘭。儘管莫斯科多次提出抗議,但新德里並未出面阻止有關交易。”

國際社會應該知道,此前,印度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的立場,總起來說,是中立、勸和的。在首屆烏克蘭和平峰會上,儘管印度派員參會,可莫迪總理本人沒有參會。在這一和平峰會的聯合聲明中,也不見印度的簽名。

環球時報轉引路透社報道截屏

通過國際進出口數據則能發現,今年7月,印度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

這時候,由西方媒體報道出烏克蘭軍隊正使用印度製造武器彈藥攻擊俄軍,還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在今年7月與印度外長蘇傑生會晤期間,當面抗議。甚至克里姆林宮方面向印度至少抗議了兩次。

這是什麼意思呢?

難道是倒逼印度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儘快擺脫明面上的中立立場,轉而被拉攏到西方在俄烏衝突的立場、陣營中?

印度似乎發現了西方在玩陣營對抗的把戲,因此提出抗議與譴責,明確說:“路透社內容具有推測性和誤導性!”

何謂“推測性和誤導性”?無非就是說,路透社在根據不實消息帶風向,或者說利用謊言來給印度下套!

海叔要說,在俄烏衝突的戰場上,各種文宣材料被寫到炮彈上,包括各種文字版本都有。這並不是好玩兒,而是經一些西方媒體宣傳,倒逼一些國家、實體跟着美西方的節奏走。而一旦跟着這節奏走,是否會損失本國利益呢?其實,人家要的是不達目的就拉人下水,至於被拉下水者的後果,在人家想來,就一句話——管他呢!

3

那麼,印度到底有沒有將武器彈藥送到烏克蘭軍中呢?

其實,哪怕路透社披露的印度官員的說法,海叔認爲也是可信的。其稱,“新德里只生產了烏克蘭使用的很少數量的彈藥。這一數量不到基輔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進口武器總量的1%。海關記錄顯示,俄烏衝突爆發前兩年,印度向意大利、捷克、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亞出口了價值280萬美元的彈藥部件。而從2022年2月到2024年7月,這一數字增加到1.35億美元。除了零部件外,印度還開始出口成品彈藥”。

這說法的意思很簡單,俄烏衝突之前,印度就向一些北約國家出口彈藥。這本身就是正常的軍貿生意,只不過在俄烏衝突爆發後,這正常的軍貿生意繼續延續,甚至數額有所增加!

武契奇迴應塞爾維亞武器流向烏軍 圖:資料

這就如同之前,也是英國媒體,爆出塞爾維亞已經向西方第三國出口價值8.55億美元彈藥,而這些彈藥流向了烏克蘭軍中,打到了俄軍陣地上!

其實,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不得不迴應稱,本國企業是在履行生產合同。“我們不能將武器彈藥出口到交戰雙方——烏克蘭、俄羅斯,但我們與美國、西班牙、捷克等國有許多合同,他們最終如何處理這些彈藥是他們的工作。”武契奇還稱,塞爾維亞需要訂單,以確保經濟復甦。

印度遇到的問題幾乎與塞爾維亞一模一樣,亦即——

自身與西方有武器彈藥供應合同,自家工廠生產、出口這些彈藥,無非是在履行合同。

印度的底氣似乎比塞爾維亞粗得多。其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路透社的報道內容暗示印度存在違規行爲,但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違反法規的舉措,因此該報道是不正確且帶有惡意的。”

那意思也很明確。比如賣菜刀的遇到買家,且是村裡的大戶。那這刀賣還是不賣?思想一番,家裡還有人要吃要喝,當然賣了賺點錢爲先。哪知道買刀的大戶將刀遞給正在打架的自家小弟。然後廣爲傳播,說這刀是從某家送出去的。

這大戶,想想是不是挺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