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淨值回升,投資者態度也變了....
見習記者 馬嘉昕
近期,受債市回暖等多重因素影響,銀行理財淨值止跌回升,逐漸收復失地。在此之中,投資者情緒也普遍出現較大緩和平復。據本報記者從多數投資者處瞭解情況來看,普遍表示願意嘗試去繼續持有。此外,業內多數表示,當前銀行理財的贖回壓力“至暗”時刻已經過去。
投資者態度悄然轉變
據購買了銀行中低風險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張萌(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近期,其此前購買爲期91天的浦銀理財“季季鑫”2號理財產品的淨值出現較大回升。“現在,虧損已經到千元以內範疇,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照此趨勢發展,還是願意嘗試去繼續持有以待收益。”
然而,僅相隔20天前,彼時的張萌還寄希望於通過加入理財維權羣,甚至通過“組團”去銀行網點投訴抗議的方式要回其“虧損”的收益。究其原因爲,其購買的“季季鑫”2號理財產品屬於R2等級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而自其10月中旬購買後,沒過多久便持續出現虧損,短短几周內不僅此前浮盈歸零,甚至本金也虧損高達幾千元,實在頗爲有些意難平。
據瞭解,“季季鑫”2號理財產品公示的年化收益率爲3.29%,較低風險。截至2023年1月5日,該產品單位淨值爲1.080666,從趨勢來看,自去年12月末觸底後,近期逐步回升。
回顧2022年,銀行理財可謂遭遇多輪的“破淨潮”。據方正證券不完全統計,從10月末至11月15日,僅短短10餘個交易日內,市場上8000只固收類理財產品中有超過2600只淨值下跌。從全市場來看,截至2022年11月20日,近1周總回報爲負值的銀行理財產品超過1.3萬隻,佔比近四成,有2000餘隻理財產品跌破淨值。而此也讓理財投資者倍感煎熬。
據本報記者觀察,去年11、12月份,銀行理財銷售人員普遍反映,彼時接到關於理財投資者就產品虧損問題的諮詢數量不斷攀升,“基本每日打開手機就是幾十條客戶的相關諮詢。”
甚至,當時理財公司還遭遇到“贖回潮”的尷尬局面。例如,在11月16日,招銀理財的一款短債類理財產品便因鉅額贖回而觸碰到贖回上限,一度被暫停贖回。
不過,這種情況在近期得到逆轉。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5日銀行理財淨值更新,全市場跌破淨值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1011只,已經從此前超2000只理財產品破淨潮中有所“回血”,這也意味着本輪理財產品破淨中,已經有近千隻產品收復失地,迴歸到面值以上。
而從銀行理財投資者情緒來看,也得到頗多修復。多位消費者對本報記者坦言表示,近期所購買的產品收益漲幅可觀,待到產品贖回之際不排除會繼續堅定購買。不過,也有在此前被“中傷”的消費者表示,對銀行理財的淨值產品心存畏懼,後期仍希望嘗試大額存單等產品。
春節前後有望規模回升
多數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贖回”高峰已過。展望2023年,經過前期調整,債市有望呈現修復式上漲行情,股市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也較大,目前或已是配置銀行理財的不錯時機。
其實,自2022年12月中旬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已經悄然重回上升通道中。對此,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表示,2022年12月中旬過後,債券逐步企穩、央行公開市場淨投放力度加大,爲市場情緒的修復和銀行理財淨值企穩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他還表示,淨值的持續修復是理財購買者信心修復的前提和基礎。結合理財淨值走勢及修復進展看,中性條件下,預計到春節前後的時間點,有望逐步看到理財持有規模回升。
國泰君安證券也認爲,當前是配置銀行理財產品的較好時機。一方面,理財產品相對純債基金整體收益率穩定,仍然是居民理財配置的首選;另一方面,目前債券收益率已具備較強的吸引力,隨着後續債市逐步企穩,理財產品的淨值也將隨之修復。
“鑑於此前淨值跌幅較大,當前的理財產品淨值回升幅度仍較爲有限,大部分投資者持倉收益率依然不理想。”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本報記者指出,理財產品的淨值表現與債市、股市表現均有較大關係,展望後期,由於股市表現更加難以預料,理財產品淨值漲跌趨勢也難以預判,但從長期來看,整體會呈現出波動式上漲趨勢。
投資者教育仍需要提升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銀行理財所經歷的“破淨潮”“贖回潮”,反映出行業一定弊端。
北京道譽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利明看來示,資管新規之後,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特別是低風險客戶,對於產品收益變化很敏感,一旦收益大幅下降,便會進行贖回,銀行及理財子公司應做好客戶的及時溝通和安撫,加強投資者教育,讓客戶對於風險及收益波動有全面理解認識,面對市場波動避免產生恐慌或集中贖回,甚至產生贖回‘踩踏’行爲。”
而在本報記者對理財購買羣體的採訪中,也普遍確實存在對產品相關信息、風險等級意識不清晰的存在,甚至對資管新規之後。銀行對理財“保本”仍寄存希冀,及理解不充分的現象。
從歸納原因來看,多數是由於此前曾購買過同系列產品,且並未出現過虧損現象進而繼續跟進;基於對銀行、及熟悉理財經理的信任被推薦購買,並未覈實信息;對理財淨值型轉型理解不充分,認爲僅因監管要求,無法在合同上標註“保本保息”,銀行仍默認存在此責任等。
此外,也有銀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也不排除銀行理財銷售人員在從業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模糊概念的營銷“話術”現象,比如,將過往從未虧損的歷史業績呈現暗示購買者等。
同時,劉銀平也表示,在資管新規元年之際,遭遇到股市、債市的雙重震盪,導致理財產品收益不佳,確實很多投資者無法接受淨值大幅波動的理財產品,而與金融機構的摩擦增多。
不過,理財公司也需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一方面仍需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讓投資者全面瞭解淨值型理財產品,不因產品的短期淨值波動而過於焦慮,另一方面在資產配置方面要更加謹慎,完善產品風險披露機制,向投資者提供適合其風險偏好的理財產品。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