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家銀行理財信息披露現狀:季報披露超時 資產投向和淨值披露不足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陳劍)近日,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發佈了一份針對銀行理財信息披露狀況的研究報告,從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時性,信息披露質量,用戶體驗四大維度對淨值型銀行理財的信息披露現狀進行分析。
報告以2020年三季度爲觀察期,共梳理了6家國有大型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43家城商行、19家農商行在內共計80家商業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的公募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情況。
報告顯示,當前商業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存續期運作報告披露不達標。各銀行均披露了產品成立公告和到期公告,極少銀行未披露產品說明書,存續期運作報告披露不足,截至10月31日,僅6成銀行披露三季報。
披露淨值的產品數平均佔比超8成。各銀行及其理財子產品淨值披露率平均爲80.75%,其中開放式產品披露淨值的佔比爲81.85%,封閉式產品披露淨值的佔比爲80.23%。國有大行及其理財子的淨值披露率最高,爲85.83%,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及其理財子的淨值披露率最低,爲77.61%;單獨看,理財子公司的淨值披露率平均高達90.62%。
資產投向及產品份額累計淨值披露不足。樣本銀行中,有6成銀行披露要素相對全面。披露要素不全的銀行中,披露事項缺失最多的是產品份額累計淨值和明確的資產實際投向。
披露渠道多樣性有待提高。大部分銀行僅在官網和網點提供存續產品定期運作報告,僅有8家銀行及理財子(2家國有大行、3家全國股份制銀行、1家城商行、2家農商行)關於定期運作報告等重大公告的發佈渠道涵蓋了手機銀行。
存在應付監管和誤導投資者現象。有的銀行理財存續產品上百隻,僅披露一隻;運作報告中顯示的產品實際投向與說明書類型明顯不符,資產投向不清晰等。如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混合類產品三季報顯示,其100%投向貨幣市場工具和現金,與其產品說明書中的混合類產品類型明顯不符。
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勇臻表示,銀行理財充分的信息披露對打破剛兌、加速淨值化轉型和保護投資者權益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當前,銀行理財信息披露機制亟待進一步完善,銀行理財機構也需更加重視產品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