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夏季兒科門診10大常見疾病
編訪撰文/陳映潔
擺脫致病原,快樂過夏天!寶寶在夏天容易生病嗎?夏季需要特別防範的可能致病因子有哪些?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雷偉德表示,引起寶寶生病的因素,主要可以分成傳染以及過敏兩部分來談:
傳染性因素夏季溫暖潮溼的氣候適合病菌繁殖,像是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沙門氏菌、曲狀桿菌)都蠢蠢欲動,只要稍微大意,寶寶不知不覺就容易遭殃。而相對於寒冷的冬季與微涼的春季,在夏天,家長帶領孩子外出的機會也大爲提高,因此,一些呼吸道感染也容易在此時發生,常見的如:哮吼、急性細支氣管發炎等,嚴重時甚至可能併發氣喘發作或肺炎。此外,水痘在此時也甚爲流行,爸比媽咪一定要爲寶寶施打疫苗,才能將危害降至最低!
過敏性因素而夏季常見的過敏症,也容易侵犯寶寶稚嫩的肌膚,包括因食物過敏或昆蟲叮咬所造成的蕁麻疹,另外還有像過敏性皮膚炎,例如:溼疹、紫外線過敏、對防曬品過敏等也很常見,而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好的防範方式。 另外,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也指出,在熱情的太陽下玩得太久,如果沒有勤加做好防曬而曬傷,不但會讓寶寶度過一個又痛又癢的夏天,還可能爲肌膚埋下日後更大的危機!
夏日兒科門診10大常見疾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夏天有哪些最常見的疾病,以及其預防、治療與照顧的方法吧!
Common Diseases1:曬傷俞佑醫師指出,防曬是夏天照顧寶寶皮膚的第一要務!因爲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爲脆弱,可抵禦陽光中紫外線傷害的黑色素含量也較成人爲低。且更重要的是,只要「一次」嚴重曬傷就可能使寶寶終身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提高「兩倍」!
預防曬傷的方法關於寶寶夏日防曬的方法,俞佑醫師有以下幾點溫馨的小叮嚀:1.在戶外活動時,要使寶寶儘量處於遮蔭之下,並且避免陽光的直射。將嬰兒車推出門的時候,記得把遮篷拉上,或着加裝一把小傘。儘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陽光最強的時候出門。2.6個月以下的寶寶皮膚非常敏感,不建議塗抹防曬乳。必須以物理性的防曬爲主,包括寬帽沿的帽子、撐陽傘和透氣通風的棉質長袖衣物。3.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除了上述所說的物理性防曬之外,也可以開始使用防曬乳了。儘量選用防曬係數SPF高於30、低過敏性的產品。開始會走路的寶寶,有幾個地方容易被忽略而沒有塗抹足夠的防曬乳,這些地方包括膝蓋後面、眼睛周圍、耳朵周圍、頸部和頭皮。如果在室外活動,儘量每2個小時就要補擦一次防曬乳。太陽眼鏡也是必要的喔!
如何治療曬傷?1.取一條幹淨的毛巾或紙巾,以冷水浸透後冷敷在曬傷的地方,每次10〜15分鐘,一天可重複3〜4次。2.用蘆薈露或低過敏性的保溼產品舒緩。3.皮膚科醫師可能會開立一些溫和的類固醇類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來舒緩曬傷後的刺、癢、疼痛感。
Common Diseases2:痱子每當天氣熱起來,痱子就成了新手爸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痱子的外觀是許多紅色小小密集分佈的疹子(有時候也會呈現透明小水珠的外觀),特別是在臉部、頸部、腋下和前胸、後背的位置最容易發生。痱子的成因是由於汗管在皮膚上的開口阻塞,使得汗水封閉在皮膚中,造成刺激性的反應。這些惱人的小疹子會讓人覺得非常癢,常常使寶寶哭鬧不休。
預防痱子的方法1.俞佑醫師認爲,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讓寶寶處在過於悶熱潮溼的環境中。臺灣的爸比媽咪常常受老一輩的傳統觀念影響,深怕孩子受涼,因而把寶寶包得又厚又緊。其實,良好的通風纔是預防痱子的不二法門!2.寬鬆透氣的衣物也可以預防痱子的產生。常常當無尾熊,把寶寶揹在身上的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自己本身的體溫,再加上揹巾若選用不夠透氣的材質,常常會加重寶寶的痱子而不自知。3.以臺灣的氣候而言,夏天讓寶寶待在涼爽的冷氣房環境中也是必要的。
如何治療痱子?1.用溫水及溫和的洗潔劑幫寶寶洗浴。2.避免選用太過油性的乳液或保養品,以免使汗孔阻塞更加嚴重。3.通常疹子1周內就會消退了。皮膚科醫師通常會開立痱子膏類的藥品,具有舒緩、止癢、吸汗的功能,讓討厭的痱子快快消失。
Common Diseases3:腸病毒雷偉德醫師表示,目前腸病毒大約有68種,較常遇到的是腸病毒71型以及克沙奇A型、B型。腸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寶寶,且年紀越小的孩子重症的可能性越大。腸病毒可經由飛沫、接觸或糞口傳染,例如:接觸沾有生病寶寶口水的玩具,玩一玩又把小手放進嘴裡,甚至家長也是重要的傳播來源。腸病毒常有羣聚感染的效應,在幼稚園經常容易集體發病。每年大約從3月開始流行,6月達到高峰期,暑假則會因羣聚效應減少而趨緩,而9月開始又會有一波新的流行。腸病毒的典型症狀通常是發燒,且喉嚨有兩處以上的潰瘍,潰瘍多半一開始並不明顯,只會出現一些小紅點,約在48小時以後纔會形成較明顯的水泡,接着破裂產生潰瘍的情形。爸比媽咪通常只要觀察孩子的胃口,就可以判斷口腔內是否有潰瘍的問題,倘若寶寶一整天都不吃不喝,喉嚨內部有潰瘍的可能性就很高。此外,有些罹患腸病毒的寶寶也會合並有「手足口症」,在手掌、腳掌、甚至身上都會起一些小小的水泡,會感到搔癢及刺痛感。
預防腸病毒的方法1.勤洗手,特別是大人外出回家後一定要洗手。2.若家中有一個孩子感染,一定與其他孩子分開照顧,一位家長照顧一位小朋友,或請爺爺奶奶幫忙。3.家中環境需適當地消毒,一般酒精消毒對腸病毒無效,可以500ppm稀釋的漂白水來消毒環境,以50°C以上熱水(一般水龍頭熱水即可)沖洗、浸泡寶寶的物品,腸病毒很快就會失去活性;食物在食用前也必須加熱。
如何治療腸病毒?1.大多數的腸病毒只要透過支持性療法即可痊癒,醫師可能會開立退燒、止痛藥物給寶寶服用,口腔若有潰瘍情形會開立口內膏,幫助傷口癒合,另外還有一些口腔止痛噴劑可搭配使用。2.只要寶寶肯吃東西,沒有脫水,基本上治療後可以在家觀察,大部分會發燒5天左右,溫度有高有低。需要住院的情況多半是因不吃不喝導致脫水,而至醫院打點滴,或懷疑有腸病毒重症的可能性。3.照顧上建議給寶寶吃一些較冰涼好入口的食物,如果沒有合併感冒或腸胃道症狀,像布丁、果凍、冰淇淋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寶寶肯吃、不會脫水就好。
小心重症徵兆!腸病毒偶有機率會引發重症,病毒可能攻擊心臟(克沙奇)或腦部(腸病毒71型),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危險,孕婦及1歲以下的嬰兒,需小心避免感染。腸病毒重症有4個重要的徵兆,如出現以下情形,應儘快至醫院接受檢查。1.嗜睡、精神差2.呼吸急促、心跳變快(沒發燒,安靜時仍大於每分鐘120下)3.即使沒有吃東西還是持續性嘔吐4.肌抽躍
Common Diseases4:沙門氏菌腸胃炎夏季悶熱,細菌容易孳生,所以寶寶很容易感染細菌性腸胃炎。雷偉德醫師指出,沙門氏菌腸胃炎是臺灣夏季最常見的腸胃炎類型之一,好發於7〜10月,且5歲以下孩子最易感染。沙門氏菌容易存活於未消毒乾淨的蛋類當中,如:沒煮熟的蛋料理、蛋殼,或是受污染水源裡。感染後可能出現高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開始的腹瀉是清水狀,接着會出現黏液,顏色也會如海苔般呈現深綠色或翠綠色,甚至出現血絲。血便的原因爲腸胃道黏膜受損、脫落,微血管破裂所造成,必須特別留意觀察。感染沙門氏菌腸胃炎通常會發高燒,但如果高燒(39〜40oC)超過3、4天,又不停狂拉肚子(一天拉十幾次),或孩子肚子劇烈絞痛、不停哭鬧,每次解便都很痛苦、只解一點,肚子卻又很脹,精神活動力極差,就會是比較危險的情形,嚴重時可能導致菌血症或腸胃穿孔的發生,必須儘快就醫尋求協助。
預防沙門氏菌腸胃炎的方法1.勤洗手,尤其是幫寶寶換尿布後,更要徹底清潔雙手。2.別給年紀太小的孩子吃生菜或沒煮熟消毒過的蛋製品,水果則一定要洗乾淨。參觀農場或牧場後必須將手清洗乾淨纔可進食,且不可直接飲用未經消毒的生乳。3.注意食物的保鮮,不吃可能受污染的食物。若冰箱壞了,就別再吃裡面的食物。
如何治療沙門氏菌腸胃炎?1.採支持性療法,醫師可能會開立止瀉藥和乳酸菌或腸胃道的益生菌,來增加寶寶腸道好菌、減少壞菌的比例。2.如果寶寶有脫水情形就需要打點滴,脫水徵兆爲:嘴巴很乾且幹到好像快裂開、哭泣時沒有眼淚、皮膚乾燥、即使沒發燒還是有嗜睡或缺乏活動力的現象,且幾乎整天都沒有小便,如果有以上徵兆需趕緊送寶寶至醫院給醫師評估。3.給寶寶清淡的飲食,例如:米湯、白吐司、白饅頭、白麪條,米湯是最好的選擇,因含有助腸胃道黏膜修復的成份,是天然的治療方法。4.因腹瀉會造成腸胃道可吸收乳糖的黏膜受傷剝落,形成「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所以建議先不喝牛奶,母奶則可以喝,或可選擇無乳糖奶粉。5.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可給寶寶喝電解水,等於是口服點滴,建議不要自行購買運動飲料加水稀釋,也不要只喝大量白開水,萬一寶寶已有脫水現象,嚴重可能導致水中毒。
Common Diseases5: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炎熱、潮溼多雨的夏季是一年當中蚊蟲活動最猖獗的時間。尤其一般而言,寶寶對於蚊蟲叮咬的過敏反應都比成人來得劇烈,紅腫範圍往往較大,也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消退。俞佑醫師指出,所謂「丘疹型蕁麻疹」,就是俗稱的「紅豆冰」,常見的症狀發生於腿部,偶爾也在手臂或臉部,出現爲數衆多的紅色、凸起且劇癢的疹子,嚴重時,丘疹中央甚至會形成大型的水泡。這往往是人體對蚊蟲叮咬所引發的持續性、較爲劇烈的過敏反應所造成,有時候,甚至無法回想起何時被蚊蟲叮咬。最常見引起這種過敏反應的蟲類,就是貓狗身上的跳蚤或蟎類,看到寶寶身上的紅豆冰,爸比媽咪想必心疼不已吧,就讓我們一同瞭解如何預防寶寶被叮咬吧!
預防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的方法1.對於小於2個月的寶寶來說,最好避免使用化學性的驅蟲藥劑。可讓寶寶穿着長袖寬鬆的衣褲、帽子和襪子來避免被蚊蟲咬傷。寶寶的嬰兒車也可加裝蚊帳。2.對於大於2個月的寶寶而言,防蚊劑中含有驅蟲成分DEET (敵避╱避蚊胺))30%以下,或者Picaridin(派卡瑞丁╱避卡蚋叮)10%以下,兩者都是安全無虞,可選用的。3.年幼的孩子,防蟲產品一天最多使用一次,且要避免觸及眼睛、嘴巴和手上,在回到室內後,也要記得用清水和肥皂洗淨。4.避免在黃昏、蚊蟲活動最爲活躍的時候出門。
如何治療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1.被蚊蟲叮咬後,在初步的處理方面,爸比媽咪可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患部,再以乾淨的溼毛巾冷敷患部來減少癢感。不可以衝熱水,因爲熱水會讓血管擴張得更厲害,使過敏物質滲透得更嚴重,衝的時候雖然很舒服,但是衝完會更癢。2.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含有calamine成分的止癢乳液來舒緩孩子的不適,或可考慮複方的止癢藥膏,可迅速緩解寶寶的癢感,避免抓傷造成二次細菌感染。3.如果是丘疹型的蕁麻疹,通常會建議使用中弱效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搭配口服抗組織胺使用,若有抓傷,則要再搭配外用的抗生素藥膏,以避免細菌趁虛而入。4.有些較特殊的昆蟲,像隱翅蟲,因含有毒液,若直接將牠拍死在身上,皮膚會產生嚴重反應,需就醫處理。因此,到戶外如有不明蟲子停在身上,應以彈走或吹走的方式爲佳。
Common Diseases6:癰與癤癰(Carbuncle)與癤(Furuncle)是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症。俞佑醫師解釋,癤是指單一毛囊深處因細菌感染而發炎、蓄膿,造成皮膚上紅、腫、熱、痛的一個凸起的包。癰則是多個癤子在皮膚深處相連形成,範圍更大,症狀也更明顯。癰與癤好發在皮膚毛髮分佈較多的地方,如:後頸部、背部、臀部、腋下、鼠蹊部和大腿…等處。癰與癤大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在悶熱潮溼的夏天尤其容易發生。
預防癰與癤的方法1.穿着過緊不透氣的貼身衣物、經常摩擦、汗水分泌較旺盛、清潔習慣較差…等,都是促成癰與癤形成的原因。2.爸比媽咪要勤更換寶寶的尿布,注意寶寶鼠蹊部和臀部是否保持在乾爽的狀態,挑選紙尿布大小時也要避免太小的size,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皮膚摩擦,且不通風。3.家長應該隨時勤洗手,以減少手上的帶菌量。父母或保母手上若有傷口,需要消毒、包紮後再接觸孩子,以免將傷口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傳染到寶寶身上。
如何治療癰與癤?1.俞佑醫師指出,一般不建議爸比媽咪自己幫寶寶去擠這些癰與癤。比較好的方法,還是讓專業皮膚科醫師消毒患部後,用針頭挑開或以手術刀片劃開癰與癤,引流後再消毒包紮,比較不會造成感染加劇。2.醫師可能會視情形開立外用或口服的抗生素,有時會加一點消炎止痛藥來改善症狀。
Common Diseases7:急性細支氣管炎春夏交替時,也是呼吸道疾病容易發生的時候。急性細支氣管炎最常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是病毒入侵到比支氣管更深的地方—「細支氣管」,並引起發炎的狀況。雷偉德醫師指出,發生在2歲以下才會稱爲「細支氣管」,而2歲以上則稱爲「急性支氣管發炎」。因2歲以下寶寶的支氣管本來就狹小,空氣阻力大,病毒一旦入侵造成發炎和腫脹,再加上痰的分泌,就很容易影響呼吸順暢,造成肺部過度充氣、阻塞、或塌陷。急性細支氣管炎需與氣喘做鑑別診斷,氣喘是在未受感染的情況下也可能因其他誘發因子而造成反覆性發作,如果未滿2歲,又沒有到一年內有4次以上因急性細支氣管發炎、合併喘鳴呼吸困難到住院的程度,則較可能爲急性細支氣管炎。症狀爲「喘的感覺」,呼吸有咻咻聲,可能發燒3〜5天。深夜睡到一半會咳嗽,聽起來痰很多,嚴重時會咳到醒過來。因爲很多力氣都花在呼吸上,寶寶的食慾會變很差。嚴重時,因呼吸用力,吸氣時鼻翼搧動和胸骨上緣或肋骨下方會凹陷,甚至會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若咳嗽症狀太嚴重,且持續高燒,則有併發肺炎的可能性。
預防急性細支氣管炎的方法1.大人首先須避免自己生病,出入公共場所帶口罩,回家後勤洗手,且儘量不要跟寶寶有過於親密的接觸,如:親嘴。2.少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較大的孩子外出則應配帶口罩。3.若家裡有其他上幼兒園的孩子生病,或爸比媽咪身邊的同事、朋友中有人生病,或自己有感冒症狀,都應與孩子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治療急性細支氣管炎?1.以支持性療法爲主。如果孩子進食狀況不到平常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或是喘不過氣,可能需要住院,由專業醫護人員幫寶寶拍痰,或睡氧氣帳,服用症狀治療藥物。2.雷偉德醫師指出,雖然目前的醫學研究指出,拍痰並不會使急性細支氣管炎好得更快,幫助不大,不過震動還是可使痰較容易往外咳,但還是以寶寶舒服爲主,如果寶寶很抗拒、掙扎得很厲害,也不用勉強,以免反而更影響寶寶的呼吸。3.鼻塞或痰液分泌較多時,爸比媽咪可以在浴缸裡放熱水,讓孩子在浴室待久一點,有稀釋黏液的效果,痰或鼻涕會比較容易排出來。當房間太乾燥時,可使用加溼器或在室內晾衣物來增加空氣溼度,寶寶呼吸會比較舒服。4.主食還是喝奶的寶寶,如果吐得太劇烈,可以減少奶的比例,尤其是睡前、或是會咳到吐的小孩,因爲喝奶時,胃排空的速度會比較慢,所以如果睡前喝得跟平常一樣多,咳嗽會引起嘔吐反射,容易把奶吐出來,等於沒喝,甚至嗆進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5.如果嘔吐太劇烈,可考慮吃較清淡的食物(例如:粥),較能幫助寶寶順利攝取熱量,不會嘔吐到脫水,如果狀況嚴重,有時醫師也會開立促進胃部排空的藥物或止吐藥來協助寶寶。
Common Diseases8: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爲異位性溼疹,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常同時伴有個人或家族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是一種遺傳性強的疾病。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大約50%以上的病患都是在1歲前發病,另外有30%的病患則在1〜5歲之間發病,也就是說,有80%以上的患者都是在5歲前發作。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典型症狀是長期皮膚乾燥,伴隨有嚴重的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同時身上也會有許多落屑的皮疹,這些皮疹隨着年齡增長,發作的位置也不相同,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嚴重時會造成皮膚的「苔癬化」,長出厚厚的一層粗皮。此外,異位性皮膚炎也常伴隨有皮膚乾燥、黑眼圈、耳朵下方龜裂、掌紋增加、毛囊角化、色素沉着…等情形,若有上述慢性搔癢病史、典型皮疹再加上有過敏體質家族史與上述其他特徵,很容易便可正確診斷。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根據皮膚科醫學會所提出的「三線治療原則」:1.對於一般患者應首先採用保溼劑來改善皮膚的障壁功能,或局部、間歇性塗抹類固醇藥膏,或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來止癢、改善睡眠品質、改善免疫體質,並對病患及家屬提供相關衛教知識。2.效果不彰,再採用第二線療法,如:局部塗抹Calcineurin抑制劑藥膏—tacrolimus、pimecrolimus(不含類固醇),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或紫外線光療…等。若有感染就要局部塗抹、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藥物。3.第三線治療方法則建議留到最後再使用,如:口服或注射低劑量的免疫調節劑治療,使用抗菌劑…等。
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方法1.做好保溼工作,因爲皮膚乾燥會使表皮的障壁功能變差,更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而加重原本的皮膚炎,所以平時要多擦保溼劑、潤滑劑,尤其是在清潔肌膚之後。2.注意感染,因爲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很容易受到感染,在嬰幼兒時期,感染是惡化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葡萄球菌與皰疹病毒的感染。3.避免給孩子施加情緒壓力,因情緒上的變化常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許多父母常對治療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就責怪孩子不夠努力,如此一來往往事倍功半,有時反而造成反效果,使小孩對治療產生排斥。4.減少環境中的刺激物質,如:清潔劑、肥皂、毛衣、尼龍衣物與其他化學物質,以及許多過敏原,最常見的就是塵蟎、蟑螂、貓毛、狗毛和花粉,這些都有可能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Common Diseases9:膿痂疹膿痂疹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這是一種傳染性相當高的淺層表皮感染,通常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膿痂疹容易在高溫、潮溼的夏季發作,好發的部位是臉部和四肢。外觀上是爲數衆多的小型膿皰和水泡,部分會破裂產生金黃色的分泌物與膿痂,而膿痂的底部是紅色溼潤的表面。有的膿痂疹甚至會起大型的水泡,這種水泡型的膿痂疹除了皮膚外,也可以影響到如嘴脣或肛門周圍的黏膜表面。大多數的膿痂疹不太會影響到其他的器官系統,不過,若分佈範圍較廣的時候,也可能會引起局部的淋巴腺腫大,甚至發燒、倦怠等症狀。
預防膿痂疹的方法1.膿痂疹通常都是由於皮膚上有傷口,因照顧不佳而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因此,若皮膚上有任何的傷口,包括蚊蟲咬傷或輕微的擦傷、割傷,都不能等閒視之,必須消毒後再使用抗生素藥膏好好照顧。2.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因爲皮膚上經常有抓傷,必須格外小心。寶寶的指甲應該修剪,平時也可以教導孩子用抗菌皁勤洗手。3.由於這種細菌的傳染力很強,家有膿痂疹的寶寶應該避免帶到公共場合與其他小朋友接觸,因爲細菌可能透過直接接觸、玩具、衣物等傳染給其他的小朋友。
如何治療膿痂疹?1.傷口照護方面,要用清潔的沖洗棉棒沾生理食鹽水,輕輕將黃色膿痂皮清除。2.如果膿痂黏附很牢不易清除,可以先用生理食鹽水浸溼紗布後溼敷泡軟一段時間,再予以清除。3.在抗菌治療方面,醫師會考量病情,使用包括外用、口服或注射的抗生素來治療。
Common Diseases10:水痘感染水痘的原因,是吸入因咳嗽及打噴嚏而四處飛散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或直接接觸到水痘而感染的;此外,它還會藉由空氣傳染。水痘的傳染期最早從發疹前5天就可開始(通常爲前1、2天),一直到所有水泡都結痂後的這段期間。一般來說,罹患過一次水痘後,大多數人能終生免疫,但水痘皰疹病毒還是會一直存活在體內,一旦身體狀況變差時,就會以帶狀皰疹的形式出現在皮膚上;不過,也有少數人會二次感染水痘,但症狀會較爲輕微。
預防水痘的方法1.目前臺灣的水痘疫苗已納入嬰幼兒常規接種項目內,寶寶滿1歲後請務必儘早施打,可有效避免嚴重的水痘症狀。2.即使打了水痘疫苗,仍可能發病,但機會很低,發病的症狀也較輕微,疹子不會出得太多,也不會那麼癢。
如何治療水痘?1.採支持性療法,當水痘發作情形較嚴重時,醫師會開立對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及緩和搔癢症狀的藥物。2.長水痘時,會有強烈的搔癢感,孩子會忍不住去搔抓患部,若摳破水泡,可能使症狀惡化,甚至留下疤痕,因此,爸比媽咪需將寶貝的指甲剪短一些,並適時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
雷偉德現職: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急診主治醫師、臺北馬偕小兒過敏免疫科總醫師、 臺北馬偕小兒科住院醫師
俞佑現職: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士經歷: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總醫師、臺大醫院皮膚科訓練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5年6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