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談未來 先理解他們的現在
最近聽聞幾則親子互動的衝突事件,深感父母與青少年的溝通難爲,尤其面對未來志向、興趣發展與學習規劃這類的議題時,父母容易以自身理解和經驗,想將自認爲正確的觀念灌輸給孩子,但偏偏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嫌爸媽囉唆,甚至刻意反抗作對,經常因此成爲親子衝突的引爆點。
煩惱孩子的未來,應該是多數父母永遠擺脫不了的負擔。然而父母不妨認清兩件事,第一,孩子的未來應該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各種問題挑戰都是他們要去面對的;第二,當今科技發展急速,孩子所面對的未來充滿着難以想像的可能性。因此,過多來自父母的主導或強迫,或太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認知,其實容易削弱孩子的潛力,限制他們發展。
許多專家都建議,面對青少年的孩子,父母要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有些事情需要給孩子明確的規範和限制,以免其過度自我而傷害自己或他人;有些時候給予引導或協助,以免其迷失自我或方向;更別忘了也要經常傾聽陪伴,瞭解孩子的想法,同理他們的感受,因爲這是與青少年建立互動溝通的重要基礎。
過來人的經驗認知絕對是有價值的,然而現在的青少年自我意識較強,也被鼓勵要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覺得父母觀念老舊,跟不上時代,寧可在同儕中找尋同溫層。因此,父母得設法讓孩子願意接收來自前輩的建議,並吸取過去經驗的價值。在此之前,父母更需要先掌握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期待,理解他們的價值觀,找到頻率相同的溝通頻道,才能產生雙向互動的良好溝通。否則,總是依老賣老用單向的說教,孩子很容易就轉檯了!(作者爲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