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比假新聞還可怕的真新聞
如無意外,「新冠肺炎」這出拖棚的歹戲,將步入殺青階段。回顧期間每一起驚濤駭浪,除了滿目瘡痍的殘局,章回裡,更不乏如暮鼓晨鐘的啓迪。
尤其身爲媒體人,由於終日周旋於海量新聞,讓我們看盡了,在這社交冰封的當下,人們對未來、對世局都倍感迷離的年代,有心人士是如何善用「以偏概全」的傳播手法,限縮世人的視野,把集體焦慮,操縱成彼此間的訕笑與對峙。原因無他,爲的只是讓失職的政客,有了推諉逃脫的空間。於是,各式荒謬費解訊息四處入侵。凡夫俗子也就罷了,3月份,義大利代表還曾在G7會議中嗆聲:「新冠肺炎是黃種人纔會得的病。」而這並非空穴來風,因爲連美國防疫英雄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都曾在記者會承認:「病毒在中國爆發時,我們就已收到消息了,但我們以爲這隻會攻擊黃種人。」
撥亂反正,扮演疫後重啓的力量
只不過,由於這些訊息,過於荒唐,最終就被遍地開花的各國事實查覈中心,糾舉勘誤,也有的是在時間印證下,不攻自破。
然而「假新聞」既是假的,就容易衆目昭彰,可怕的是那些被斷章取義後的「真新聞」,往往讓人盲了耳目而不自覺。
美國爲了甩鍋防疫不利的過失,大肆放送中國的負面新聞,引爆全球劍指中國;大陸因不滿蔡英文總統的態度與中方漸行漸遠,指衛福部長陳時中是自導自演的男一號,令臺灣人舉座譁然。
但反之,臺灣媒體何嘗不也是對大陸的正面新聞,避重就輕?大陸媒體又難道沒有報喜不報憂的慣性?而糟糕的是,這些新聞很多是真的,只是片面取材,讓閱聽人看見的明明是「輪廓」,卻真心以爲是「宇宙」,衝突、對立於焉而生。
而《遠見雜誌》之所以在1986年創刊時會起名「遠見」,就是惕勵自己,縱使世界存有「偏見」,媒體就不該「傲慢」,任偏見恣意婆娑,而是該傳播更多元的世界觀,豐富在地讀者的視角。
因此,多年來,跨國採訪向來是《遠見》的強項,我們累積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國際報導。而有鑑於當下世局混沌,自本期起,我們新增了「國際大師.臺灣連線」的重磅欄目,由不同的世界級大師輪番提供國際觀點,併爲臺灣問題解惑。
而首發登場的則是,擁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鉅著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無獨有偶,本期的封面故事《數據.紅利.階級戰》,也想借由不同的切角,觀看在大數據時代來臨,被歌頌的紅利、金山下,恐遭邊緣化的數據貧民。至於,另一套專題〈「新冠世代」被迫按下人生「暫停」鍵〉則以嶄新的視角,解剖年輕人疫後的無奈與被強迫的負債。
另外,2020《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亦在本期公佈,有鑑於近年民意常態度兩極,除代表正評的「滿意度」重要,反應負評的「不滿意度」也具參考性,今年更公佈「淨滿意度」(滿意度扣除不滿意度),讓「真民意」得以凸顯。
總之,新聞無罪,錯只錯在傳播者的傲慢,帶給閱聽人的偏見,《遠見》不願成爲懸在世人頭上的屠刀,希望藉由「觀點無國界」,和讀者一同邁向「疫後新世界」。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