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藝術氾濫、審美缺失的時代,越需要重新找回古典之美

陳丹青說:“審美,是一個民族對自身生活最爲敏銳的感知,失去了審美能力的民族,無法分辨善與惡,也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僞。”

可惜的是,在功利顛覆了傳統的現代,審美長期讓位於實用,在動盪年代更一度成爲政治的犧牲品。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壓迫着每一個現代人繃緊的神經,偶爾有人向內尋求寧靜時卻發現一片荒蕪、毫無美感——自身連同現實世界俱是如此。

這是一個藝術氾濫的時代,也是一個審美缺失的時代。當現實無法滿足我們的審美需要時,或許還可以求助於古人,重新找回古典之美。

然而,追求單純的心靈已難,守住落寞的遺存則更難。古人留下的字畫,“在故紙堆中依舊清晰,而幽遠情意恐已在時間更替之中再難尋覓。”(韋力 語)

當我們越來越無法脫離俗世,浮躁的心越來越無法寧靜,美感越來越難以尋覓,或許更需要古人書畫的光華,爲我們留一股清流,傳一縷墨香。

爲此,先知書店誠摯推薦:韋力“傳統文化遺蹟尋蹤”最新力作《覓畫記》簽名+鈐印版,重訪與古爲徒的丹青聖手,再現紙壽千年的林泉高致。

◎中國民間古籍收藏第一人,潛心五年,復現中華美學的古典底色

韋力先生收藏有8000餘部、70000餘冊古籍善本,被認爲是“中國民間古籍收藏第一人”。

有一次客人來訪,看到一屋子古書非常訝異,脫口而出“你哪兒找來這麼多爛紙?”韋力先生心有感觸,後來將“爛紙”倒過來,成了藏書齋的名字——“芷蘭齋”。

是“爛紙”,還是“芷蘭”?對倒的是今天人們對待古籍的兩種態度,也折射出悠久的藏書傳統面臨的當代弔詭。

書畫同源,古畫在現代的遭遇並不比古籍強到哪去,古畫師的遭遇就更差了。比如,唐代山水畫大師李思訓,他的墓地在一片耕地之中,封土僅剩一個長滿野草的小土堆,墓碑雖被一個窄小的碑樓保護起來,當地人卻有許多人根本不知李思訓是誰!

這些都是韋力先生對古代畫師故里遺蹟尋訪時的親身經歷,他潛心五年,分篇記述中國畫史上120位畫家生平故事、創作概觀、畫史貢獻,及其現代遺蹟,廓清中國繪畫的歷史脈絡與藝術理念,復現中華美學的古典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