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由此可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的重要制度支撐。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爲目標的舉措。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一招。我國省、市兩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發布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推動成果在政策制定、環境准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領域落地應用,努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綜合決策,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彰顯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機制的強大生命力。
目前,我國推動建立了以“二三一”爲標誌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成果明顯。通過建立省、市兩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劃定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單元,並且針對每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編制“一單元一策略”的差別化准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歷經多年探索實踐,目前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國已經劃定44604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基本實現了全域覆蓋。
一批科學有效的管控手段不斷顯現,在保護中實現“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爲各地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注入新動能。例如,山西省分區管控數據管理及應用平臺上線運行,平臺對接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三晉通APP等,面向管理部門和社會公衆提供成果展示、查詢、智能研判等功能。又如,內蒙古興安盟以各要素管控分區爲空間基礎,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開展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生態加工業等各具特色的項目建設。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各地區、各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產業佈局、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狀況也有不同的特點。對此,應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合理設定治理評價標準,採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在採取工程措施的同時,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標準、全覆蓋。充分銜接重要政策法規、重大規劃、行動計劃等相關要求,聚焦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生態環境問題精細化管控。同時,推進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清潔生產改造,引導重點行業向環境容量大、市場需求旺盛、市場保障條件好的地區科學佈局、有序轉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肖易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