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企業病,不能光靠劉強東反思
大廠逃不過大企業病,京東也不例外。
近日,創始人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會上強調業績不佳且不拼搏的員工非兄弟,揭示對管理現狀不滿。這也是去年底喊出“我們必須改變”後,劉強東對於自家問題又一次不留情面的反思。
針對近期員工代打卡已形成產業鏈的問題,京東內部調查,每個月有1.4萬人次找人代打卡。劉強東更是在高管會上說,“凡是長期業績不好、從來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緊張的“6·18”當口兒,京東內外,都是戰場。
對內是面向管理鬆散、整體組織效率低下、集團的戰略失焦,對外則是面向電商造節失靈、傳統大促顯露疲態,老牌電商從主導者變爲參與者的困境。
有人給京東算了一筆賬。京東近三年財報顯示,其2021年至2023年員工總數從39萬增長到52萬,員工人均年創收金額卻從246.94萬元降到了209.76萬元,兩年內下降約37.18萬元。
數字或許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可以代表一部分“業績不佳且不拼搏的員工”不是真兄弟。
事實上,不只京東,近年來,阿里、字節、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也在迅速擴張後迎來對公司發展的反思與調整。
劉強東上一次內網的跟帖發言,與馬雲有異曲同工之處,均是一線員工對公司發展的現狀質疑,引發了創始人的下場跟帖。
創始人們對自家的問題毫不避諱,也將大廠面對大企業病的焦慮一再公之於衆。
惰性、平庸,盤子攤得大,失去危機感,缺乏敏感度……與其說大廠逃不掉大企業病,不如說每一個大廠都要對抗長大後的“自己”。
既然已經長大,“加強危機感,始終創業,逃逸平庸的重力”,不可能光靠劉強東、樑汝波們的一己之力。
喊話和反思,早就不足以撬動一個大廠,別說是轉身,哪怕是一個回眸都不行。每一個大廠能夠成爲大廠,都曾經歷過自己的成長曲線。
彎彎繞繞的成長曲線,既讓它們獲得了衝上頂峰的快感和滿足,又積累隱藏了無數問題,埋下了日後迴旋下墜的伏筆。
無論成長得更早的阿里、京東,還是後起之秀字節,大企業病其實一直如影隨形,並與發展的焦慮深深捆綁,還會在某些特別的時刻被放大。
比如,拼多多在市值上一度超越阿里,字節跳動不僅在營收等指標上超越騰訊,也從一萬人變成了十萬人。
簡而言之,問題暴露了,新王出現了,大企業病會更藏不住。
因此,比喊話更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比認清自己更重要的是說一不二的改革。這個“自己”不僅是現狀、處境、未來戰略與發展路徑,還是形勢時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認清自己決定了問題所在,動手改革決定了能否“對症下藥”,鑑別真兄弟與假兄弟纔有實質意義。
4月10日,阿里啓動“1+6+N”變革重組一年後,馬雲在內網發文肯定變革,並總結改革一年變化是:“不是去追趕KPI,而是認清自己,重回客戶價值軌道。”
大廠們都曾帶着無邊界的野心想要征服一切,前所未有地快速長大後,如何征服逃不掉的大企業病也是必答題。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