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的未來在這裡!美國直擊萬事達卡全球數據中心
隨着4G的應用普及、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讓線上交易與行動商務的需求越來越方便,而資安防護的問題,向來都是最後用戶最爲關心的議題,記者實地前往美國聖路易,直擊當前全球銀行卡組織龍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全球數據處理營運總部,並進一步爲民衆探討支付的未來。
在傳統的金錢交易走向電子交易的過程中,MasterCard一直都是一間走在支付領域最前端的公司,2010年8月20日MasterCard收購了英國支付服務提供商DataCash之後,爲電子商務領域奠定了相當好的基礎,至今MasterCard 共有23億用戶,合作店家有高達 4,000 萬家。
談到萬事達卡的定位,以安全、簡單、智慧爲出發點,MasterCard 全球資訊長Ed McLaughlin 認爲MasterCard 一直都是以幫助產業創新爲己任,沒有做終端、更不做信用卡業務,是做平臺而且還有自己的系統。他覺得這個世界的支付方式已經在變化,包括亞馬遜用線上交易做市場區隔、包括蘋果公司透過iTunes開啓行動支付的未來、包括Uber 在交通領域爲支付所做的創新,但是他們最終都需要很安全的付款方式,這就是萬事達卡的角色跟定位。
▲Safe、Simple、Smart 是萬事達卡的三大核心精神,全球資訊長Ed McLaughlin 認爲MasterCard 一直都是以幫助產業創新爲己任,着眼的是一個全球平臺服務。(圖/記者洪聖壹攝)
那麼若把鏡頭轉到數據中心,萬事達卡除了底特律、比利時與澳洲等地建立了比較具有歷史的數據中心之外,包括新加坡、法國、俄羅斯都有設置數據中心,而這些數據中心都會回到聖路易斯數據中心做處理,若是這個數據中心會有什麼狀況發生,位在美國堪薩斯城的數據中心則是作爲備用的全球數據處理中心。
萬事達卡全球數據處理營運總部於 2001 年建立,在距離聖路易市約 30 公里車程的奧法倫小鎮當中,外面的道路直接以萬事達卡路爲名,所以相當好找,整個中心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總共三層樓,員工約 3000 名,整個全球數據的大小跟設施,有點像是先前記者所直擊的 YouTube 總部,館內一樣有運動設施、員工的辦公室座位比較小一些,比較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員工餐廳全部都是刷卡處理,外面進來參觀的人如果想要吃到裡面的餐,除非是刷裡面員工的卡,否則自己也要辦卡。
▲萬事達卡全球數據處理營運總部位於距離美國聖路易市約 30 公里的的奧法倫小鎮,整棟一共三層樓。(圖/記者洪聖壹攝)
▲▼全球數據中心內設有員工健身中心、桌球室等設施。(圖/記者洪聖壹攝)
▲▼在員工餐廳用餐需要刷卡,若是外賓,也可以直接儲值,新辦一張卡片,最低面額 20 美元就可以辦一張。(圖/記者洪聖壹攝)
走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落地窗,窗外便是用來冷卻數據中心使用的人工湖泊,而畢竟是以管理全球數據爲主的地方。
▲▼地下一樓的休閒座椅特別設計成萬事達卡標準 LOGO,窗外的湖泊主要提供數據中心水冷設施循環使用。(圖/記者洪聖壹攝)
裡面的門禁相當森嚴,每個地方都有門禁,而最爲森嚴的當然就是即時管理全球數據的中控室與全球伺服器,要進去裡面必須要刷員工卡之外,還必須進一步進行指紋辨識,進去之前會先進行全身掃描,規定是不能攜帶能夠對外連網的器具,好比說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而且能夠進去的人,每一年會被進行四次的資料比對,若不符合資格,馬上就會剔除。
萬事達卡網路營運副總 Tom Larner 表示,萬事達卡核心能力是處理交易的能力,這個數據中心的任務是要保證不當機、系統不要故障,目前已經同時連線的銀行超過兩萬兩千家,然而由於跨境支付越來越發達,至今傳輸的交易筆數與數據也就越來越多,概略來說,目前每秒傳輸的數據約 4000 筆,目前 OCC 的員工約 100 人,每個在裡面工作的人,必須要確保每一筆交易都是沒有問題,每一間銀行髮卡、交易處理都是正常,如果出現刷卡訊息錯誤或是銀行系統被入侵,都必須要馬上排除錯誤,概略來說,排除錯誤的時間都是以毫秒計算,但是每個人都要非常的專心。
▲萬事達卡網路營運副總 Tom Larner。(圖/記者洪聖壹攝)
由於工作必須要非常專心,考量到每位員工的私人生活與家庭,除了給予年薪約 300 萬臺幣以上的高薪外,每個人上班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人是上四天班、休假四天,有人是上三天班、休假三天,一個禮拜上班的時間不會超過 48 小時,每一組上班的時間都是 12 小時,採用 24 小時輪班制,上班時間不能打電話。
▲▼萬事達卡OCC部門內的員工工作必須相當的專心,因爲他們需要盯緊每秒 4000 筆的交易數據,並且確保銀行系統運連線正常。(圖/業者提供)
▲萬事達卡OCC部門內的員工約100名,分別在聖路易斯與堪薩斯的數據中心工作,主要是排班制,共有做四休四跟做三休三兩種。(圖/業者提供)
另外一個讓記者相當感興趣的就是處理全球數據的設備,在萬事達卡全球總部內,管理全球數據的伺服器分爲 D1 跟 D2 兩座,D1 比較負責管理交易數據資料,D2 則是比較偏向裝置端、電信電話的數據,並且比照當前最新的科技,將纜線埋在地板底下,伺服器合作廠商包括IBM、HP、Oracle等,內部有相當安全的防災系統,而降溫方式是採用水冷系統。
談到髮卡系統的安全管理,萬事達卡全球安全與決策產品執行副總 Johan Gerber 表示,現在的個人信用卡與虛擬信用卡像是 Samsung pay、Apple pay、Android Pay,都會經過三個階段的驗證,首先,這個人是不是使用真實賬戶,再者,會不斷重新驗證這個人是不是本人,最後會比對這個人平常的消費習慣。
▲萬事達卡全球安全與決策產品執行副總 Johan Gerber 。(圖/記者洪聖壹攝)
這中間牽涉到相當多的技術,好比說第一階段是透過晶片認證,再者是透過M/chip 確認髮卡是帳戶是不是真的,而第二階段談的是 ID 的驗證,好比說像是指紋辨識、虹膜辨識、臉部辨識等,最後一個階段主要會透過Safety NET、IQ Series等技術不斷比對卡號、帳戶代碼、IP地址等等資訊,一旦有錯誤,大多的方式都是停卡處理,消費者一旦被停卡,得要本人打電話到原本的髮卡銀行重新確認身份才能復卡。
針對支付的未來,Ed McLaughlin 進一步指出,現在的支付已經轉變到虛擬支付,像是應用在手機、智慧手錶的 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 等行動支付應用已經逐漸成形,不過他引述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有高達 85% 的民衆還是在用現金交易,這表示對於行動支付來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未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交易與安全的需求都是不會改變的。
▲MasterCard 全球資訊長Ed McLaughlin 說明了支付的未來與萬事達卡的市場定位。(圖/記者洪聖壹攝)
從交易層面來說,他認爲以萬事達卡這個平臺着眼於整合每個不同公司跟市場,但是在整合當中,必須要重視在地化經驗、個人化經驗,好比說開放 API 跟在地企業合作,這對萬事達卡來說是很核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