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漿廠遺址 將變身殺蛇溪右岸美景
屏縣府整治殺蛇溪工程,意外挖掘出紙漿廠遺構,正着手修繕,將重新賦予新生命。(林和生攝)
屏東縣政府整治殺蛇溪工程,打造右岸成爲親水廊帶,施作時卻發現早期紙漿廠留下的沉澱池及地坑等遺構,專家商討後決定保留並賦予新生命,預計年底完工的「殺蛇溪生活心樂章」,可望讓沉寂25年的場域揭開神秘面紗。
賦予新生命 年底完工
屏縣府城鄉發展處長李怡德指出,屏東過去因糖業而繁榮,每日壓榨總量超過3000噸,被譽爲東亞第一大製糖工廠;無奈隨着產業沒落,榮景不再,因運而生的紙漿廠及製糖器具也變賣他處,留下的遺址完整塵封在屏東市一隅。
臺鐵高架後縫合市區道路,過去位於屏東市邊陲地帶的殺蛇溪下游,近年來悄悄啓動改造工程,但施工時卻發現,原本預期爲平坦場域的綠廊,經開挖整理後竟別有洞天,過去紙漿廠備料的地坑與廢水沉澱池,都一一浮現眼前。
大退堤設計 新舊融合
李怡德坦言,視而不見、照原計劃進行,原本也是選項之一,但與縣長潘孟安討論後,認爲重新賦予新生命,讓縣民能有爬梳城市演進歷史,因此特地找來舊時臺糖與紙漿廠員工,還原遺構過去用途,一場抽絲剝繭的過程就此展開。
經縣府團隊審慎評估,最終決定採大面積退堤設計,打造鏡面水池、鄰水步道、低水護岸等近水空間;且妥善利用既有歷史紋理,將殺蛇溪舊河道營造爲迷霧花河,並在五分車複線橋端點,以車站意象作爲地景,更把生產紙漿所遺留的地坑與廢水沉澱池新舊融合,形塑多元主題特色。
「美景值得等待」,李怡德說,在「殺蛇溪生活心樂章」中,將是全臺蔗渣坑活化再利用的首例,期待不久真能實踐「棕地變綠地,讓廢墟也能上傳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