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十字正成形
(圖/路透)
打了超過1個半月的中東戰爭,因以色列和哈瑪斯達成人質與囚犯交換協議,讓炮火暫停了幾天。然而除了看戰事、看美國和中國較勁,比誰能讓更多人質獲釋,甚至讓雙方停火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戰爭背後的地緣政治變化。
第一個看的是印度的中東政策。從1950年代開始印度就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但現在不結盟已成過時的名詞。印度現在跟美國愈走愈近,雖說仍站在「全球南方」的角度發言,但一般認爲在中東,印度已融入了美國建立的「安全生態」。所以儘管印度傳統上支持巴勒斯坦,但中東戰爭爆發後,立場已明顯倒向以色列。
印度透過新的工具參與中東,一是參加印度、以色列、阿聯、美國的四方聯盟(I2U2),一是今年G20峰會場外達成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EC)。這都是俄烏戰爭爆發後,爲遏制中國勢力進入中東的新地緣經濟安排。過去印度的中東政策着眼點不外能源、中東的移工,及在阿拉伯國家中爭取支持以對抗巴基斯坦,現在則是更前瞻的佈局中東新秩序。印度學者稱過去以不結盟爲底蘊的親巴勒斯坦政策爲舊中東,現在的地緣經濟安全生態爲新中東。印度現在正努力在舊中東和新中東之間維持平衡。
攤開地圖,我們可從印度往左上畫一條線到中東,另一條線可從沙烏地往左下畫到非洲。11月10日,就在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沙烏地爲了迦薩戰火召開阿拉伯與伊斯蘭特別峰會的前一天,沙國開了第一屆沙烏地與非洲國家的峰會。沙國王儲MBS在會上承諾,到2030年前要投入100億美元推動沙國與非洲國家貿易,另50億美元援助非洲國家發展,並正式啓動薩勒曼國王非洲發展倡議,投入250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發展從潔淨能源到反恐到氣候變遷的各項目。
沙國所有的佈局都是爲了實現MBS的「願景2030」計劃。沙國希望在經濟與社會上脫胎換骨就必須找新夥伴。美國不可恃,沙國要走自己的路,就需要加強軍備。所以我們還可以在地圖上從沙烏地再往右上角拉一條線到韓國。
俄烏與迦薩兩場戰爭開打,讓韓國國防工業一下子有了賣點,韓國想順勢推銷韓國武器,讓韓國一躍成爲世界第4大武器輸出國。10月底,尹錫悅總統會見了沙烏地國防部長哈立德。哈立德表示兩國國防工業合作即將產出結果,這也將成爲兩國合作的里程碑。沙烏地的錢,加上韓國的刀,又牽出一條新的風景。
沙國爲求國防自主,從過去跟美國買武器轉向跟中國買武器,現又將觸角伸向韓國。韓國和中國大陸也有可能成爲軍售上的競爭對手,不過這都是枝節。重要的是看戰爭煙硝背後的地緣政治變化。以沙烏地爲中心,往右上畫一條線到韓國,往左下畫一條線到非洲;而從印度往左上畫一條線到中東,剛好就交會成一十字。這個十字在兩場戰爭前醞釀,在兩場戰爭爆發後成形。這個十字會有什麼漣漪效應,值得我們關注。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