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貿易輕環境 食品安全難放心

蔡育岱 譚偉恩

再過一星期,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就屆滿10年。而2012年也同時是國際環保合作機制的第40個年頭。更巧合地是,30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長壽(add life to years)列爲努力目標,30年後,老化與健康(aging and health)卻成爲明年4月7號—全球衛生日—的核心主題。貿易、環境,以及健康三個表面看似獨立的軸線,在全球化的時代已緊密交織成網,影響和決定無數人類的安全與未來發展。

國際貿易的角度先來思考一下,與臺灣加入WTO大約同時發生的是多哈回合(Doha Round)貿易談判的啓動。歷經十載,這個名爲「發展議程」的談判依舊看不到盡頭;南北國家因農業貿易而扯破臉,即便沒有明言廢止談判,但恐怕也很難取得實質進展。這樣的情況其實就像本月11日在南非結束的氣候變遷會議(COP17),會員國因彼此利益難以調和,導致全球整體的貿易或環保合作止步不前。於是乎,有辦法強國透過區域性雙邊性的自由貿易協定與經濟整合安排,繼續維持有利於己之經貿優勢。而沒辦法的弱國只能無奈地被邊緣化,同時面對各種極端氣候引發的自然災變

環境因全球貿易而受飽受破壞的現象非常明顯的,當跨國農牧企業或是食品公司在某個赤道國家恣意伐林,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他們製造與販售穀物肉品和各種加工食品正在我們的嘴裡或手中。無意批判貿易自由與市場機制,但事實讓人不得不承認,人類與其它物種賴以爲生的地球,因爲一種迷戀經濟「必定」得成長的思維,而陷入難以逆轉的空前危機中。氣候變遷帶來的許多災變是最爲顯著的一項,每日飲食中的安全風險卻無時無刻不威脅着你我。

今天是聖誕節,接着是下週的跨年,再來就是學生渴望的寒假,以及長達9天的農曆春節。文化與習慣上,人們過節似乎偏好藉由「好好吃一頓」來慶祝與慰勞自己、家人還有朋友。但飲食的真諦不全然是一桌豐盛的菜餚,而節慶也不該只是一堆珍饈美饌總和。飲食的真諦還包含了人們生活的態度、文化,以及一些難以言說潛規則,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反映了人與社會還有環境間的互動關係。因此,假日的餐聚本該是人們彼此熱絡感情,交換心得,以及感恩的場合,而不是危害健康的細菌導襲擊我們的最佳時刻。

然而,根據WHO的研究,西方飲食文化人口中,平均約每6人就有1人曾罹患過食源性疾病,而糧農組織(FAO)與WHO的聯合專家小組也不只一次表示,食源性疾病可能是當今全球最廣泛難解的公共衛生問題。有害於人體的病菌可能來自於環境受到破壞的土壤或水源,這些都是食物生長必要的條件;換句話說,食物在成長階段相當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此外,海鮮類的食物更是容易在儲存與運送過程中,因爲溫度控制不當,而滋生細菌。吃進這些被污染的食物,我們就非常可能罹患食源性疾病,嚴重的話甚至因此死亡。

頻繁的跨國貿易活動因爲過度追求效率、產量、利潤,而以不友善於環境,甚至是侵略環境的方式進行生產。我們餐桌上的食物因而變成工業化製程下的「商品」,少了文化、態度與感謝,多了基因改造的影子,化學添加物成份,還有一堆看不見的病媒與細菌。大量進口外國食物的臺灣每年均有千人左右罹患食源性疾病(除了96年只有743人);因此,在一連串假日開始的前夕,希望大家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特別是在進食、飲用與料理的時候,儘可能選擇熟食,餐前務請洗手,加工流程太多的食物儘量避免,看清標示,多選擇有農委會產銷履歷驗證標章(TAP)的食材

加入WTO的第十年可以反省很多事,調和重貿易輕環境的失衡現象,或許是必要且關鍵的第一步。國際社會40年來關於環保合作的成就實在太有限,解決的問題遠落後於人類社會製造的新問題。仔細想想,長壽如果是與疾病還有低品質的環境共處,那將是一種折磨而不是幸福。而食品安全得不到確保的每一餐,如何讓人悠閒與身心放鬆的享受假期,沉澱心靈,迎接來年?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