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琴快評》「新型大國關係」纔是拜登的正道
2012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問習近平「如何看待中美關係?」習回答,中美應努力共同發展一種管控分歧、合作共贏的「新型態大國關係」。美國曆任總統自歐巴馬以降,從未正式迴應中方「新型大國關係」的說法。(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白宮,美國總統歐巴馬問習「如何看待中美關係?」習回答,中美應努力共同發展一種管控分歧、合作共贏的「新型態大國關係」。次年習近平正式接班國家主席,而美國曆任總統自歐巴馬以降,從未正式迴應中方「新型大國關係」的說法。
2010年,中國GDP首度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當時仍只佔美國GDP的40%。時至今日,在中、美管控新冠疫情的差異表現下,中國GDP已躍升爲美國的75%,在川普政府四年風狂雨驟的強力打壓下仍舊氣勢如虹,堅挺成長。反觀美國,即令拜登上臺後針對國內提出諸多延宕已久的必要改革,包括更新基建、發展新能源產業、富人增稅、恢復基層醫保等關鍵性議題,然而在「美式民主」盤根錯節的黨派拉扯和利益糾葛的複雜生態下,無論誰上臺,都已無法提出一套具操作性的「根治方案」了。美國國力從內部開始分裂和衰頹的大趨勢,在這種「政治綁架」之下可說已喪失了任何自我救贖的機會。
以這次阿富汗的狼狽撤軍爲例,美國中情局、國防部和白宮國務卿下屬外交體系間的協調顯然大有問題,甚至透露出若干詭異的「扯後腿」味道。阿富汗撤軍是歐巴馬以來的既定政策,然而這次具體執行的單位和部門主管有無黨派偏倚的考量?有無政治競爭上的表態?實在令人玩味。衆所周知,美國共和黨素來和軍工團體、能源產業相濡以沫,民主黨則與媒體文化、華爾街金融交好;隨着競選旺季來臨,國際情勢再一次被用作國內鬥爭的小手段。這樣的政治體制,怎麼可能把國家真正長遠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又如何與中共「一條鞭」的核心決策機制相抗衡?
在兩國綜合實力不斷拉近的現實條件下,美國應有自知之明:除非鋌而走險,不惜訴諸一戰,否則就應勇於承認自己國內各種破洞必須儘快予以搶救和修補,對內遏止軍工資本的無饜擴張,對外推動健康的戰略收縮。回頭來看,2012年習近平揭櫫的「新型大國關係」,十年之後,仍然是美國走出自己已然深陷的「修席底德陷阱」之外的一條光明大道。
(作者爲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