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部分重點中學仍違規收取數十萬元高額擇校費

“12萬元起步,每差一分5000元”“前幾天報價25萬元,現在漲到30萬元了”“錢交晚了就沒名額了”……

記者調查瞭解到,雖然相關部門嚴令取消擇校費,但重慶市一些重點高中仍然違規收取高額擇校費,中考之後上演了一場“擇校大戰”。

成績不夠交錢來湊,公辦高中擇校收費有的高達數十萬元

“就像搶購一樣,動作慢就沒機會了。”重慶市民張楊是今年“擇校大軍”的一員。

受疫情影響,今年重慶市的中考延期至7月中旬舉行。教育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重慶市有34.97萬考生參加中考,普通高中招生人數21.3萬人,普高率約爲六成,中考聯招統一錄取送檔線爲582分。

張楊告訴記者,兒子差15分才上聯招線,爲了孩子能“有學上”,他聯繫到一所公辦市級重點中學,在分數線公佈的當天下午就去交了7萬元擇校費報名。“當時一次性交這麼多錢還覺得心疼,後來聽說有家長揣着10萬元準備交,結果沒名額了,真慶幸自己下手早。”張楊說。

還有一些家長和考生遭遇高額擇校費,有的甚至一天一個價。

重慶市民劉女士希望孩子能就近讀高中,輾轉聯繫上一所重點中學,對方表示還剩少量擇校“指標”,但必須繳納25萬元擇校費。“我咬咬牙決定交錢,結果第二天報價已經漲到了30萬元,而且再不交就沒機會了。”

“成績不夠交錢湊。”多位教育界人士向記者透露,除了少數學生因跨區域升學擇校,當前擇校的主要原因還是家長希望孩子升入重點學校。隨着近年來擇校之風愈演愈烈,擇校費也“水漲船高”,目前在重慶已達到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擇校大戰”期間,重慶渝北區某中學的一份“自主招生方案”在網上廣泛傳播。該方案明確規定,中考聯招成績在640分以上的,正常錄取;640分以下的,按分數段分別收取擇校費3萬-4萬元;對於620分左右的考生,則按12萬元起步、每差一分按5000元的價格收取擇校費,學雜費住宿費另外單獨收取,且強調“已上報區教委備案執行”。

當地教育部門向記者解釋,該方案是由學校兩位不熟悉業務的工作人員參照往年招生方案“擅自發布”的。

多位知情教師和家長則向記者表示,雖然這份報價已較往年上漲,但在當地只能算“中等價位”。

“超級中學”的“生意經”:左手擇校,右手掐尖

記者採訪瞭解到,擇校費是學校和家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爲規避監管,學校在收取擇校費時一般不給收據,更不會開發票,大部分家長擇校心切,甘願配合。

重慶市一所重點中學副校長透露,近3年來該校以多種形式招收了擇校生100餘人,收取擇校費近千萬元,“無一例家長舉報投訴”。

一些擇校的熱門中學一方面對低分考生收取高額擇校費,另一方面對高分考生給予學費減免、進重點班等各種形式的獎勵

重慶兩江新區一所中學在招生宣傳時向考生承諾,630分上聯招班,640分上實驗班,655分上火箭班;位於重慶市合川區的一所中學則對650分以上考生予以第一學年學費減半,670分以上考生就讀清北班、3年學費全免,680分以上考生還可獲得高額獎學金

爲了爭奪高分考生,一些重點中學“各顯神通”,不惜砸重金與高分考生簽約。遇到多校爭奪時,各中學輪番競價,最高出價達數十萬元。爲了防止考生簽約後“變卦”,一些中學還以“遊學”“素質拓展”爲名,在填報志願期間組織考生去外地,使得考生無法到教育部門指定的地點修改志願。

“一手擇校,一手掐尖,這就是一些‘超級中學’的‘生意經’。”原重慶市政府督學潘裕仁分析,這些學校收入囊中的擇校費,除了獎勵給教職工,還用於買斷尖子生生源,以確保學校“入口”生源質量,從而實現“出口”高考成績穩定,吸引更多家長考生前來擇校就讀。

“我們是百年名校,學校的這塊金字招牌亮不亮,社會和家長還是要看高考成績的。”一所重點中學校長表示無奈,“倘若不掐尖,學校沒有最頂尖的生源,3年後的高考成績就難以保證;而如果不收取擇校費,學校就無法負擔每年掐尖的大額支出,給老師們發放的獎勵也將難以維持。”

三令五申仍屢禁不止,應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早在2012年,教育部下發《關於2012年上半年規範教育收費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通報》,提出在3年內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

2019年8月,重慶市對掐尖招生亂象進行專項整治,違規招生學校及相關人員被予以通報批評、減少招生計劃、取消年度評優評先、扣發績效工資等處分。

2019年12月,重慶市財政局、市發改委聯合發文,明確在全市範圍內取消教育部門徵收的普通高中擇校費。

但是,今年招生過程中,當地再次出現掐尖招生和收取高額擇校費現象,而且擇校費收費還出現上漲。

多位重慶當地教育系統幹部告訴記者,部分重點中學掐尖、擇校等行爲屢禁不止,使得當地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禁令成了“一紙空文”,這不僅使得羣衆對教育的滿意度下降,也有損政府公信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爲,公辦高中是政府保障的公共教育資源,高額擇校費不僅違反招生紀律,擾亂招生秩序,也加重了學生家長的教育經濟負擔,造成教育不公,對當地教育生態產生不利影響。

專家分析,雖然近年來已有不少地區宣佈取消公辦高中擇校生,但擇校生、擇校費能否徹底取消,仍取決於政府部門是否能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熊丙奇等專家建議,治理高額擇校費必須“標本兼治”。一方面,要下決心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堅決禁止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保證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應保障公辦高中投入,提升教育均衡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