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當民調成爲認知作戰的工具
中國時報社論
選舉白熱化,各式各樣的民調傾巢而出,搶佔媒體版面。民調大致可以畫分爲民衆對特定公共議題的意見調查、對各部會首長及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及選舉期間對各候選人領先幅度與當選機率的選情調查。然而,民調之於臺灣,早已成了認知作戰的工具,民調與媒體壟斷、言論控制互爲表裡,更成了執政當局操控民意和選戰勝負的關鍵因素。
選戰民調不能不慎
大凡選戰期間公佈的民調,具有下列特徵之一者,不能不慎:
其一,公佈民調的機構往往是新近成立的網路媒體,冠以「某傳媒」、「某某基金會」之名,過往經營實績和民調經歷不明。其二,不公佈、封存原始問卷資料,甚至謊稱銷燬。例如,早在2月間基隆市民調便宣稱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謝國樑落後甚多,謝提訴訟,執行民調的機構從未做過民調,並宣稱原始資料丟失。其三,某些親綠媒體平日未見其從事民調,選舉期間民調涌現,且調查結果與其他民調反向而行。譬如,強調侯友宜施政滿意度差、盧秀燕選情膠着。其四,抽樣母體、樣本數、抽樣誤差、信心指數等資料一律「標準化」。其五,藉由網路進行民調,答題人數龐大,IP位置根本不在國內。這類可疑可議的民調目的在遂行認知作戰,影響選情和選民的投票行爲。
就以商業消費者意見調查爲例,業者調查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意見,做爲下一季生產同類產品的參考。試問,有哪個業者會愚蠢到公佈真實的調查結果,以供競爭對手參考?同樣地,政黨選情民調的主要目的在探索該黨候選人在特定選區、特定人口族羣中,對特定議題的看法,以及對該黨候選人的支持程度,如此重要的選情資料爲何要公諸大衆,讓對手免費獲得選舉情報呢?
換言之,選舉期間,特別是在選情膠着的選區,特定政黨及其附隨組織公佈的民調,目的在於製造該黨候選人領先或微幅落後的假象,假藉科學民調之名散播假訊息,影響尚未做成投票決定的選民。這類民調,果若媒體不察,跟進報導,反覆爲之,定然影響了民衆對選情的認知,誤以爲他最不喜歡的某位候選人即將勝選,轉而支持「雖不喜歡、但可接受」的另一位候選人。
扭曲民意左右選情
至於中央各部會及各地方首長的施政滿意度調查,由於網路時代來臨,部分媒體介入民調市場,施政滿意度調查常淪爲政府公關宣導和媒體業配的產物,公信力備受質疑。2018年連續強降雨,高雄市區出現5000個天坑;2022年耗資12億的新竹棒球場,設計施工扯爛污,開幕賽折損職棒球星;桃園八德羽球館天花板因3級地震而崩塌,歷年施政滿意度調查吹捧的星級市長陳菊、林智堅、鄭文燦因而跌落神壇。印證了所謂施政滿意度調查有些不過是另類付費的廣告,經不起天災人禍的考驗。
「曾參殺人」,媒體長期進行業配式的施政滿意度調查,再經反覆報導,形成增強效應,確實可以影響民衆對特定政黨和政治人物的認知,誤導民衆對某些無能政客的印象,進而影響民衆的投票傾向。
臺灣歷經藍綠政黨多年的明爭暗鬥,多數選民對特定政黨、特定類型候選人的態度與支持度已告定型。多數選民甚至在接受電話民意調查時,被訓練成制式的反應和回答,以至於民調「失準」。利用民調遂行認知作戰,主要影響的目標族羣是對選舉結果可有可無和猶豫不決的選民。這類選民,比例雖小,卻能左右選舉的最後結果。民調作爲認知作戰的工具,目的即在於此。
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壟斷媒體,箝制言論;公共議題和施政滿意度的民調,用於平日,選情民調,用於選戰之際,全面實施認知作戰。選後,若無意外,蔡政府勢將繼續推動「數位中介服務法」,結合民調認知作戰,變相控管民意和不合「主流」的異議。科學的、精準的民意調查,原本是民主政治探尋民意的利器,如今,一變而爲執政者管控民意、扭曲民意的工具,成爲專制獨裁者獨佔認知作戰的武器,臺灣民主政治還有前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