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兩岸漁政競爭應迴歸民心競賽
中國時報社論
大陸休漁期結束,福建漁民傾巢而出,臺海萬船齊發盛況再現,陸方順勢擴大漁政執法範圍,再次挑動兩岸敏感神經。0214事件以當事人簽署共識、檢方不起訴而落幕,北京撂下一句「不能接受」,強勢執法自然在意料之內,但兩岸能否汲取教訓,避免海上糾紛再度政治化與失控,依然是「未完成的答卷」。
兩岸執法 保持克制
據陸媒透露,近期大陸福建海事局與東海救助局實施的巡航執法,是常態化的進一步延伸,意在臺海進行更加全面的管理,行動範圍擴及臺海中部以東2浬、最南端已經到達臺灣淺灘。對比我方海巡署監控訊息,陸方3艘公務船來自交通運輸部、非海警部隊,亦未曾進入臺灣禁限制水域內,雙方均保持克制。
對同一次執法行動,兩岸卻是各自表述、各取所需。大陸透過媒體宣傳,強調「臺海全面管理」,固然有向我方秀肌肉、反臺獨的政治成分,更多應是對內交待,表現出北京因應賴清德上臺會有比對付蔡政府更多、更新、更有效的辦法,尤其是刻意突出「臺海以東」、「臺灣淺灘」,當然是藉助「漁政執法權」來做出「離統一更近一步」的內部宣示。同樣,賴政府對陸方行動低調回應,並指出「未越線」,也有幾分對內安撫人心的意味。
不過,光靠雙方對內宣傳,還是解決不了既有兩岸漁業糾紛、漁政管理的深層問題。0214事件的起因,是我方海巡署對大陸越線漁船執法所致,而大進滿88號及船長仍被扣大陸,當檢方不起訴0214事件的海巡人員後,陸方恐「依法」按最高標準懲罰「大進滿」案,我方束手無策。同樣,大陸休漁期結束後再次出現漁船遇險案,兩岸循慣例相互通報、共同施救,遺憾未能救回全部船員。這說明雙方有管道、有默契,但制度化的聯合搜救停擺,必然影響雙方救援效率。
蓋因接收和改裝大量退役軍艦,近年來大陸海警、漁政實力大幅成長,且海警畫歸中央軍委管理,海上執法「軍警政」協同效能明顯提高,而且可以隨時做到平戰切換、軍民轉換,因而針對與日本、菲律賓爭議海域,顯現前所未有的「以壓迫換談判」、「以鬥爭換讓步」作風。事實證明,大陸這套做法的確奏效,菲律賓看了美方臉色後,無奈選擇與北京談判、做出妥協。
人道優先 服務優先
然而,兩岸關係遠比中菲、中日等國際關係複雜得多。首先,兩岸或臺閩距離近、重疊水域多,民間漁事糾紛本就頻繁,過去雙方依慣例可低調處理,但現今政治氛圍很容易導致「小事化大」;其次,雖然兩岸有低階的海事訊息管道,但並沒有中菲、中日這種高階協商機制,難以從根本上討論和解決問題,只會任由危機失控;再說,陸方已不甩臺方禁限制水域線,但基於「兩岸一家親」理念,依然允許臺灣漁民進入陸方水域作業,因而存在「單向融入」可能性,但並未形成制度性安排。
危機便是轉機,兩岸「漁政」之爭愈演愈烈,可以轉化爲臺海和平制度化的契機。雙方首先要確立「人道優先、服務優先」兩原則。人道優先,意味着任何執法行動都應避免觸發人道問題,且當面臨海難等突然人道危機時,雙方應擱置爭議、共同展開救援。服務優先,意味着雙方須瞭解到「政府執法的本質是公共服務」,海上執法活動並不是刻意宣示統獨政治主張,更不是討好內部政治民意,而是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讓兩岸漁民更加安全有序地作業,令各類漁業糾紛得到公正處理。
兩岸「漁政」競賽是臺灣與大陸的區域性治權之爭,無關主權問題,本質是民心競爭。0214事件後,大陸民意對民進黨政府羣情激憤,要求北京強硬反擊,「大進滿88號」被陸方扣查後,臺灣漁民也紛紛出於自保遠離大陸水域,這兩起案例都測出兩岸人心冷暖。歸根究柢,兩岸海事執法部門應坐下來談,陸方尊重臺方管轄水域內執法權,臺方同意以金廈水域作爲兩岸協同執法試驗區,雙方建立更高層級的人道救援合作機制。此乃兩岸人民之福、臺海和平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