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珍》18歲「小壯丁」成長記之四十六

朱國珍》18歲「小壯丁」成長記之四十六。(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小壯丁在市區念小學一年級時,全班有四十幾個人,男女各半。有次我到他們班擔任故事媽媽,結束時剛好中午,班導師邀我留下來吃營養午餐。我就坐在小壯丁右後方的空位。

吃飯吃到一半,先是坐在我前面(小壯丁隔壁)的女生突然回過頭來問我:「安安媽媽,安安平常喜歡做什麼?我可以跟他一起玩嗎?」

接着坐在小壯丁後面的女生也呼喚我:「安安媽媽,這是我畫的公主,我想要送給妳,妳再幫我送給小安。」

當時我有點搞不清楚國小一年級新生到底在玩什麼遊戲,後來才恍然大悟,這應該就是「兩小無猜」的浪漫啓蒙。

小壯丁後來轉學到山上的國校,二年級乙班全班只有六個人,升上三年級,甲乙兩班並班之後總共也只有十三人。

在山上念小學,放學後唯一的娛樂只有大自然草木鳥獸魚蟲,也許因爲如此孩子們都很單純,相處起來就像是兄弟姊妹。更何況一個班級只有十三個學生,如果古代有個媽媽很會生小孩,一個家庭大概就是這樣的班級概念。

小學畢業後,同學們各奔前程,兄弟姊妹彼此祝福,紛紛轉換新環境。初中也是男女同班,小壯丁就讀的學校班級男女比例很平均,跟他念小學時差不多,只是人數成長四倍。

小壯丁念國中的作息正常。傍晚五點準時下課,大約四十分鐘車程回到家,剛好吃晚餐。

每天我都守候在家裡,等待他回家時問候:「Baby回來啦!今天學校好不好玩?」然後親吻擁抱,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我看着這孩子念國中仍然天天期待上學,快樂回家,也爲他感到高興。逐漸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中除了課業,另外一個重要的課題可能就是「體內激素連帶影響神經傳導物質之後的特殊行爲與判斷」。以上那句冗長的形容可以簡稱爲荷爾蒙,更文青一點修辭就是兩性關係。

「你們班有沒有班對?」我忍不住問。

小壯丁想了想,回答我:「我們班同學都以課業爲重,沒有人想談戀愛。」

我差點把嘴裡的食物掉出來。我感覺這個七年級生口中吐出的中文彷彿是宋代大文豪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二十一世紀白話版。

當時只有十二歲的小壯丁,很認真地思索我的提問,他想了又想,再度啓口:「只有一個遊X霖跟我們幾個好友坦承他喜歡張X儀。因爲張X儀這學期功課突飛猛進,班排進步到前三名。剛好遊X霖最近座位調整到張X儀旁邊,所以他先跟我們幾個好友吿白,免得被大家說來說去。」

這羣小壯丁們真是可愛,因爲座位重新安排,幸運地坐到暗戀的女同學旁邊,就忍不住先跟哥兒們告白。難道是因爲這位遊X霖小壯丁已經預料到自己將來上課會很難專心?

「那麼⋯⋯」我突然產生靈感,一邊說話,一邊慢慢轉頭,模擬上課動作:「遊X霖上課的時候,會不會總是不由自主地把頭轉向四十五度的位置,對着張X儀一直傻笑呢?」

可能我表演青春癡漢太逼真,小壯丁白了我一眼,噘嘴說:「吼!妳DB2!」

DB2是什麼?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在乎小壯丁在那一瞬間被我逗笑了!

我因爲連續讀六年女校,感情的啓蒙經驗太晚,以至於缺乏數據值與判斷力,總是做出錯誤的選擇。因此我希望小壯丁能多多體驗兩性關係中的悲歡離合,早點注射愛情預防針,增強免疫力。

小壯丁自己雖然沒有羅曼史,但是他會天真地與我分享他的經驗世界,尤其是班上同學之間的相處點滴。

「媽媽,今天我們四個人一組,偷看張X儀手機,發現她其實也喜歡遊X霖。結果陳X丞現在好難過。」

「你們怎麼可以偷看別人手機?」雖然說同學們感情如膠似漆,但是偷看手機這件事仍然不是個光明磊落的行爲,我必須適時提出指正。

小小年紀的小壯丁顯然不把「偷看」當作一回事,他似乎更在意哥兒們的感情世界,完全沒聽出我的警示,繼續說故事:「因爲蘇X容有張X儀手機的指紋密碼,我們一個人把風,一個人拿手機,解開她的密碼偷看她的通訊紀錄。今天我兄弟陳X丞好傷心,我們都在安慰他。」

瞧!重點來了,正是「我兄弟陳X丞好傷心,我們都在安慰他」。讓一切行爲有了合理化的高尚動機。

就這樣聊着聊着別人的故事,終於,也輪到小壯丁自己的故事上演。七年級下學期,讓他心儀的女孩出現了。

還記得小壯丁在國一下學期生物考試作弊得高分,讓我們母子痛哭流涕互相懺悔那次?當時他偷看到的就是坐在左前方的女孩試卷答案。小壯丁因爲作弊被記過而成爲班級焦點人物,再加上小壯丁經常在課堂上放空,或者答非所問,讓同學們起鬨給他取個綽號叫做「唐氏症」。

就在這時候,只有這個女孩認真寫了一封信,告訴小壯丁她沒有生氣,也不會介意小壯丁偷看她的答案。她希望小壯丁不要再作弊,也鼓勵小壯丁重新做人。她最貼心的地方是當全班人都嘲笑小壯丁是唐氏症的時候,只有她溫柔地以「唐老師」稱呼小壯丁。

我之所以發現這個秘密,是在國中二年級下學期聆聽小壯丁分享「學校記事」時,發現他敘述的人事物當中,突然多出一個以前沒聽過的女生名字,而且次數非常頻繁。

情竇初開!

我很好奇他會喜歡什麼類型的女孩兒?聽說男孩子的潛意識裡都會依照母親的形象來選擇伴侶,這次剛好是一個實驗機會,我忍不住想知道女孩兒長得什麼樣子,會不會驗證民間說法?

小壯丁拿出全班合照,指着其中一個笑容燦爛的女孩兒說:「就是她。」

當時女孩在前額剪了短短的瀏海,再加上一副厚黑框的方形眼鏡,模樣有點卡通。如果單純以貌取人,老實說,女孩兒看起來和小壯丁的媽媽外型一點都不相像。

但是,當我站在小壯丁身旁,感受到他介紹女孩兒時的雀躍,以及每次提到女孩兒都流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再加上,當他指着影中人時,手指輕微顫抖所傳遞的害羞與歡喜,讓我深深相信小壯丁的選擇,這是他由衷而發,對一個好女孩的真心喜愛。

「妳看!」小壯丁微笑着說:「她剪了一個香菇頭,我都叫她香菇妹。」

「香菇妹知道你喜歡她嗎?」我問。

「我還在冷靜思考關於告白的動作。」小壯丁回答。

我點點頭,樂觀面對這份少男少女的友誼。

「媽媽,妳知道嗎,今天張X儀告訴我一個很大的進展。」小壯丁開心地分享:「張X儀發現,香菇妹的LINE密碼用的是我的生日。」

這份純潔可愛的情愫,在小壯丁念國二下學期的初夏時節默默開展。小壯丁對香菇妹有好感,但是個性爽朗的香菇妹卻一視同仁,把大家都當作好朋友。這讓我聯想起小壯丁那夥情如兄弟姊妹般的十三個小學同學,畢業將近兩年了,期間小壯丁舉行生日聚會時邀請所有同學,也只有一半的人報到。

「我們小學同學會一直都沒約到,好像大家都有事,日期一直兜不起來。」小壯丁哀怨地跟我說。

「喔,哪會不會約到十二月?」

「有可能喔。」小壯丁笑了笑。半晌,他幽幽地說:「媽媽,妳想,我們小學同學會,大家見面會不會有點尷尬?」

尷尬?嗯!青春期的孩子一日三變,尤其是第二性徵。如果這是小壯丁的意思。於是我說:「有可能喔!你們畢業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小不點兒,身高只有一百六十公分左右。現在,男生全部長到一百八十公分,女生也長胸部,腰變細,還有月經。每個人都變了,有人變胖,有人變瘦,有人長很高,有人跟從前一樣。」

他突然接了一句:「也有人變帥。」

這很明顯是小壯丁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他都還沒有向香菇妹告白呢!

我故意調侃他:「是哦,有人帥到交不到女朋友。」

沒想到小壯丁突然正色:「我想要交女朋友還不容易?但是女朋友不是物品。我不要一個物品在我身邊。」

「喔!這麼厲害,那麼你還是等到十八歲再談戀愛比較好,那時候你會更聰明,絕對不會跟物品在一起。」

小壯丁情竇初開的時候只有十四歲,他一聽到十八歲這個數字,似乎感覺有點徬徨,於是他又問:「高中可以談戀愛嗎?」

我故意提出警訊:「未滿十八歲,還是容易跟物品在一起喔。」

「聽說香菇妹的姊姊問她:『安安長那麼帥,妳什麼時候纔要接受他做妳的男朋友?』。」

「你怎麼會知道?」

「因爲香菇妹告訴張X儀,張X儀告訴我。」小壯丁說完,又沉思了一會兒,喃喃自語:「我想,高中應該可以追到了吧。」

我讓十四歲的男孩盡情發揮對愛情的想像,我很開心第一個讓他動心的女孩是個有思想有判斷力,理性又熱情開朗,經常帶着微笑的女同學。小壯丁不只一次在我面前形容她「柔而剛」。他甚至也對着香菇妹直接稱讚,結果引起對方哈哈大笑,因爲香菇妹覺得自己好像從來沒有「柔」過。

自從香菇妹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後,我發現早上六點鐘叫醒小壯丁起牀上學已經不是我的專屬任務。

「叮叮叮!叮叮叮!」清晨六點鐘,小壯丁的LINE就開始響個不停。

正是香菇妹打電話來叫小壯丁起牀,要他準時到校上課。每天早上,有兩個女人同時管教小壯丁,果然帶來「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振奮力量。

小壯丁作息正常,每晚十點準備上牀睡覺。然而情竇初開這段期間,他晚上九點五十五分會握着電話坐在沙發上,呆呆地凝視手機螢幕。只爲等待香菇妹晚上十點回到家,給他捎來訊息。

「她爲什麼那麼晚回家?」我忍不住好奇詢問。

「香菇妹會去圖書館唸書。」

「你們結伴去啊!多振奮人心!」我雀躍地提出建議。

「她說我們不能一起去圖書館,會沒有效率。」小壯丁無奈地回答。

以我對小壯丁的認識,我認爲這個決定非常睿智,而且很有道理。我真是愈來愈喜歡有主見的香菇妹,看來小壯丁確實有獨到的眼光!

這段期間最經典的紀錄是:我在懷孕時偶然料理出一鍋非常難吃的滷香菇,因爲惜物,還是強忍孕吐體質把整鍋香菇吞進肚子裡。沒想到這樣的「胎教」導致小壯丁出生後拒絕吃任何菇類食物。

某日我們母子在超市採買,我特別拿了一盒香菇,想要嘗試「焗烤香菇」新食譜。在步行回家路上,我再次提到菇類食物所富含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維他命B羣的營養價值。

小壯丁突然開口接話:「我要開始學着吃香菇。」

這一刻實在太讓我感動了!罹患「胎裡恐菇症」的小壯丁,難道終於認真上了生物課或是健康教育,體驗到藥補不如食補的養生之道?!

「你終於領悟了。」我欣慰的說。

小壯丁眉毛一揚:「妳忘了她的綽號?」

我這才恍然大悟:「喔⋯⋯香菇妹。」

小壯丁靦腆地點點頭。

一輪明月高掛天際,此刻,無聲勝有聲。

作者爲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