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專家親自闢謠,空氣炸鍋不再背鍋!

圖片來自:freepik.com

要說最近幾年最火的廚具,空氣炸鍋肯定排得上號。

然而,昨天一個名爲#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的詞條衝上了熱搜第一。

點進詞條,@荔枝新聞 使用了#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的詞條,然後從“高溫處理時會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質”和“很多營養素會流失”、“容易造成不飽和脂肪酸攝入不足”等幾點切入。

不過今天事件又迎來了反轉!新聞裡說的採訪專家之一朱毅老師本人親自出來闢謠了,她稱自己並沒有接受荔枝新聞的採訪。

朱老師忙於防疫好久沒有上微博了。圖丨@朱毅

事情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那個視頻估計大家都沒有完整地看完,也沒有仔細聽,看到第一個採訪的專家是朱毅老師,然後聯想標題就以爲是朱老師是建議了。但實際上,能聽到的只有“朱老師”說了一段關於空氣炸鍋的原理解釋。

我看完之後就跟朱老師本人求證了一下。朱老師馬上就澄清說自己根本沒有接受採訪。

朱老師忙於防疫好久沒有上微博了。圖丨@朱毅

由此可見,所謂的#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只是某些賬號的編輯移花接木、剪輯拼湊而成的標題黨。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某賬號爲了得出結論的移花接木大法,是多麼的不靠譜。

臣妾很忙要速閱版

空氣炸鍋類似是風箱加熱,可以不用油,或者用很少油,相比油炸,算是一種不錯的烹調方法。

如果覺得自己體重超標了想要控制體重、或者不想吃太多油,用空氣炸鍋是不錯的。

高溫烹飪方式都會讓食材營養或多或少地流失一部分,也不是空氣炸鍋所特有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食物攝入量來彌補。

脂溶性維生素需要與油脂結合才能吸收,但並不是說必須得有烹調油,很多食物中本身也有油脂。

高溫烹飪方式都會產生丙烯酰胺,不是空氣炸鍋所獨有的。想減少丙烯酰胺產生的量,可以控制烹飪溫度和時間,而不是單純地少用空氣炸鍋。

我國居民飲食更應注意的是減油少油,而不是擔心完全不攝入油脂,烹調油是主要來源。

圖片來自:freepik.com

1

空氣炸鍋讓營養流失?

這則熱搜說高溫容易導致一些營養物質損失。

其實,除了涼拌、生吃等少數烹調方法,任何一種高溫加熱的烹飪處理都會有部分營養的損失,但損失的量一般都不會很多。如果擔心營養損失,我們可以通過多吃點來獲得足夠的營養。

而且,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後,一方面可以消滅很多可能的安全隱患,比如致病菌、寄生蟲,另一方面,高溫的美拉德反應等,也會讓食物更香更好吃,讓我們吃得更多更安心,明顯是益大於弊的。

2

空氣炸鍋影響脂溶性維生素?

這則熱搜還說, 空氣炸鍋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影響不飽和脂肪酸攝入?

脂溶性維生素需要與油脂結合才能吸收,這個沒錯,但是並不是說必須得有烹調油才行,很多食物中本身也有油脂,也可以讓你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維生素。

至於影響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方面,完全不吃油當然不好,但現在我們人均每天攝入的烹調油都快40克了,不僅沒到擔心吃不夠的地步,反而是要儘量減油少油。根據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每天攝入油量建議爲25-30克。

圖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空氣炸鍋的烹飪過程耗油少,類似肉類、海鮮類、薯條小吃等本身油脂比較多的食物,不需要加油就可以直接烹飪。而如果食物本身不含油,比如蔬菜類,加一小勺油,就可以做出傳統油炸的口感。使用空氣炸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控制脂肪攝入量。

3

空氣炸鍋致癌?

另外,還有說法經常說空氣炸鍋有丙烯酰胺,會使人致癌?

大家之所以擔心丙烯酰胺吃了有害,主要是因爲它是一種潛在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後將它定位爲2A類致癌物。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這個2A類致癌物的含義,它其實是說可能對動物致癌,但沒有證據會對人體致癌。

空氣炸鍋做的食品有丙烯酰胺,但這個其實跟空氣炸鍋沒有直接關係,問題的源頭在食物及烹調溫度。

食品中之所以會出現丙烯酰胺,是因爲食物中的一些還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燒烤等烹調過程中,在高溫的作用下,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

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指的是食物中的糖(主要是還原糖)與蛋白質在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其結果是生成了棕色的物質,同時會產生香味物質。

這個反應在食物中普遍存在,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烹調美食都有它的貢獻,比如燒烤、麪包、炸薯條、炸油條油餅等,爲什麼好吃還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拉德反應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高溫烹調方法都會讓食物產生丙烯酰胺。

薯片。圖片來自:freepik.com

丙烯酰胺的產生主要跟溫度和加熱時間有關。一般來說,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丙烯酰胺越多。比如,油炸、燒烤等高溫烹調方式,一般產生的丙烯酰胺較多,而水煮、清蒸等方式,產生的丙烯酰胺更少。

油炸、燒烤等方式,產生丙烯酰胺較多丨freepik.com

空氣炸鍋是一類小型風熱烤箱,利用加熱的循環空氣達到加熱、烹飪食物的目的。所以用空氣炸鍋烹飪食物確實會產生丙烯酰胺。

但是!能產生丙烯酰胺的又何止空氣炸鍋烹飪?實際上,我們攝入丙烯酰胺最主要的來源是炒菜。

爆炒的方式,比較容易產生丙烯酰胺。圖片來自:freepik.com

好在我們吃進去的丙烯酰胺的量並不多,我國居民的丙烯酰胺日均攝入量大約是18微克(以60公斤體重計),這個攝入量總體來說是很安全的,不用太擔心。

更多關於丙烯酰胺,請大家點擊:

4

空氣炸鍋,值得買嗎?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發現了,如果如視頻所說,因爲丙烯酰胺、營養損失就要少用空氣炸鍋,那除了涼拌、生吃等少數烹調方法,其他所有烹調方法都有高溫處理(比如爆炒、清蒸、油燜、煎炸等等),這些方法是不是都不建議吃了呢?空氣炸鍋是否值得買呢?我建議大家注意這幾點:

第一,相比油炸,空氣炸鍋不用或者少用油,對於減少油的攝入還是有益處的,所以,如果你想減少油脂攝入,空氣炸鍋還是可以買的。

第二,要減少丙烯酰胺的攝入,關鍵在控制烹調溫度和時間。在日常烹飪過程中,控制好烹飪時間和烹飪溫度,不把食材炒/烤/炸焦,才能更有效地減少丙烯酰胺。同時,要注意飲食多樣,葷素搭配,減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攝入,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證營養均衡。

第三,想要減油,空氣炸鍋只是一種選擇,但並不是唯一選擇。一些傳統烹調方法,比如清蒸、白灼,都可以少或者不用油,也很方便,大家也都可以嘗試。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也不要吃的時候加老乾媽辣椒醬、沙拉醬等,這些醬裡的油也很多。

空氣炸鍋烤雞塊,幾乎可以不用額外刷油丨freepik.com

空氣炸鍋只是一個鍋,是可選擇的烹飪工具中的一種,你可以用它做出少油的美食,也可以用它做出焦糊的黑暗料理,那個選擇權一直在你手裡。

文章首發吃貨研究所,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封面圖片來自: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