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三中全會:深化醫改重頭在於破除體制機制弊端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後,這一領域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以人民健康爲中心,進一步全面深化醫改,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深化以公益性爲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更大力度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此次三中全會公報提出了一系列衛生健康領域體制性改革的任務,爲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了藍圖。要真正貫徹三中全會強調的改革精神,就要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原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晨光對第一財經表示。
我國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因爲健康是人民追求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條件,也是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最重要標誌。所以此次《決定》中提到,“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深化以公益性爲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建立以醫療服務爲主導的收費機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引導規範民營醫院發展”。
以前端“健康”爲核心的醫療體制,勢必需要改變後端“重治療”的體制。王晨光認爲,福建三明醫改是一個敢於擔當、敢於突破利益藩籬、敢於破除體制弊端和瓶頸,成功推動當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範例。
“此次三中全會的主基調是全面深化改革,就衛生健康領域而言,必須突出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醫改的‘硬骨頭’硬骨頭往往是制度慣性或扭曲帶來的制度性障礙,醫改的成功也常常以能夠破除制度性障礙爲標誌,而破除制度性障礙需要找到‘牛鼻子’”,王晨光說。
王晨光認爲,三明醫改以創建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和改革薪酬制度爲改革的牛鼻子,推動了“三保合一”,打造出覆蓋全域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絡,極大提升了醫療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科學性和優質性。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主管部門多次發文,要求把三明醫改經驗作爲深化醫改的重要抓手,深入學習借鑑,不斷擴大醫改成效。
“儘管各地學習借鑑三明醫改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應看到仍存在較爲突出的形式上學習的現象,導致學習停留在口頭上,醫改難以深化。”王晨光建議,國家和各地主管部門在推動和審覈各地醫改方案時,應當重點審查其是否找到了改革“突破口”“牛鼻子”和“發力點”,督促各級政府把勇於擔當和創新精神落實到實施和完成三中全會提出的醫改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