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李鬼”106借貸短信後,上海市監局揭開灰黑產業黑幕

“[工商銀行]尊敬的客戶,我行可授信於您67.8萬將10月31日到期,可用於日常消費,房屋裝修,生意應急,查利息回1,辦理回2,拒收請回復R。”

一條“106”開頭的借貸短信,真的是工商銀行發的嗎?爲何能發到消費者的手機上?

2024年10月1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總隊再次牽頭開展“清鏈3”執法行動——直指短信羣發系統領域及其下游貸款中介公司。

深入追蹤“李鬼”106借貸短信後,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總隊發現一家短信羣發系統運營商,其主要客戶羣體爲貸款中介公司。

該運營商不僅主動提供或根據客戶需求修改短信內容,還涉嫌幫助貸款中介公司以銀行機構名義發送商業營銷短信,從而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而短信接收的手機號碼,則由貸款中介客戶自行收集上傳或由該公司通過一款名爲“號碼魔方”的軟件自動生成後上傳。

該公司在明知貸款中介客戶並非銀行機構的情況下,仍幫助其以銀行機構名義發送商業營銷短信,涉嫌幫助貸款中介公司進行虛假宣傳。這一行爲不僅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還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通過對該短信羣發平臺的深入檢查,執法總隊已梳理出上海地區的19個點位的貸款中介公司。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出動執法力量116人,對上述點位同步開展現場檢查,發現12家貸款中介涉嫌通過該短信羣發平臺、以銀行機構的名義對外虛假宣傳,1家信息公司存在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爲。

經過全面檢查,執法總隊發現,貸款中介公司兩大違法行爲突出。

一是商業推廣中的虛假宣傳行爲。貸款中介公司假借銀行機構名義,通過羣發短信、AI直呼、人工撥打回復短信的電話等方式招攬貸款業務,涉嫌虛假宣傳。

貸款中介公司使用短信羣發平臺,向不特定對象羣發辦理貸款的短信。若客戶回覆短信顯示有意向,該公司便會以人工撥打電話的方式聯繫客戶,並通過微信或當面方式進一步洽談業務。若客戶決定貸款,當事人會幫客戶在銀行申請貸款,並收取客戶相應的服務費。

二是非法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一家貸款中介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通過微信購買數千條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者姓名、手機號碼、存在辦貸意向的銀行等,並使用支付寶支付購買費用。

“清鏈3”行動是上海市市場監管系統對民生領域的又一次聚焦。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市區聯動、部門協同,共同剷除侵犯消費者權益、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灰黑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