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CCO 院士說 | 聽樊代明、鄭樹森、譚蔚泓院士講精準醫療時代下的腫瘤防治

前言

腫瘤防治,贏在整合。11月17日—20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浙江省腫瘤醫院、浙江省抗癌協會、浙江省癌症基金會、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的2022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次會議聚焦腫瘤,以“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的整合醫學理念,建平臺、論科研、謀創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與會期間,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樹森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譚蔚泓院士接受媒體採訪,介紹腫瘤防治新進展。

- 樊代明院士 -

中國抗癌協會在行動,

醫患同行共築腫瘤防治新陣線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我國人羣健康,已成爲我國居民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並且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惡性腫瘤發病率也隨之上升。樊代明院士表示,“三分之一的腫瘤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是可以預防的,另外三分之一的腫瘤通過早期篩查可以治癒,剩下三分之一的腫瘤通過合理治療可以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因此對抗惡性腫瘤不僅需要醫生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讓公衆瞭解腫瘤預防知識,樹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正確觀念。”

在樊代明理事長帶領下,中國抗癌協會堅定不移地做好腫瘤防治工作。爲了推動腫瘤整合診治,中國抗癌協會組織3131名專家綜合53個瘤種精編了中國首部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指南》,在參考美國NCCN和歐洲ESMO等國際指南的基礎上,取長補短,聚焦中國人羣的流行病學特徵、遺傳背景、原創研究成果及診療防控特色,關注“防篩診治康”全程管理,貫徹“MDT to HIM”整合醫學理念。此外,中國抗癌協會專家圍繞CACA指南的核心觀點、知識,協會梳理我國腫瘤防治的核心科普觀點,配以漫畫創作,編寫《中國腫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識(2022)》,並在本次CCO大會上發佈,爲廣大公衆患者提供權威防癌抗癌指導。

樊代明院士介紹,中國抗癌協會未來將繼續推進和完善CACA指南體系,計劃啓動CACA指南技術篇,聚焦篩查、診治、康復核心技術、手段,解決臨牀診治最亟需痛點瓶頸問題,推動規範診療技術的臨牀實踐。中國抗癌協會也即將開展CACA指南進基層、進校園活動,讓臨牀一線基層醫生和醫學院校廣大的師生更好地掌握腫瘤規範化診治理念和知識,從而全面提高我國腫瘤整體診治水平。此外中國抗癌協會將開展“教師”+“醫師” 雙認證計劃,通過“培訓-考覈-認證”,實現腫瘤專科醫師培養、再教育,助力臨牀實踐。

- 鄭樹森院士 -

提高肝癌診療水平,推動多學科合作

我國是肝癌大國,大部分肝癌患者合併慢性乙型肝炎或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功能儲備差,就診時大多處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鄭樹森院士介紹,“面對肝癌病情複雜、預後較差的現狀,傳統的專科單一治療已無法滿足臨牀診療需求。近年來,肝癌的診斷技術、外科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均取得了顯著進步,治療手段日趨豐富,極大地推動了肝癌局部治療聯合系統治療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MDT)的發展。MDT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最恰當的時機,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肝癌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量。”此外,靶向及免疫治療的迅猛發展也爲肝癌的綜合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鄭樹森院士表示,“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很多抗腫瘤新藥已被納入醫保,極大降低了中國肝癌患者的經濟負擔,改變了患者好藥“不敢用,用不起”的局面。”

-譚蔚泓院士-

臨牀診療爲導向,

連接基礎與臨牀,聚力協作促研究

基礎研究是腫瘤防治的重要基石,如何把基礎研究成果更好地向臨牀診療轉化是當前研究的熱點。譚蔚泓院士表示,“過去30年,隨着醫學的發展,精準治療時代的來臨,臨牀醫生逐漸在向研究型醫生轉變,我們鼓勵臨牀醫生從臨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進行科學研究以期解決臨牀問題。”在當前腫瘤新藥研發井噴的背景下,對臨牀醫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科研與臨牀無法兼顧時,譚蔚泓院士強調要專注於擅長的領域,同時加強與其他領域專家的交流合作,以患者需求爲核心,共同推動基礎研究和臨牀研究的轉化,創造出真正有臨牀價值的研究成果,讓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譚蔚泓院士長期致力於生物分析化學、化學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的前沿研究,創造性地提出利用核酸適體研究癌症等疾病,將核酸適體從基礎研究推向了臨牀應用。譚蔚泓院士介紹,隨着分子檢測技術的發展,在分子診斷領域,通過對多個生物標誌物的同時檢測,我們對疾病的診斷更加精準。在靶向治療領域,隨着基礎研究的進展,腫瘤的分子特徵和潛在的治療靶點不斷被挖掘,爲新藥研發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造福更多患者,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

編輯:Faline

排版:Faline

執行:Babel

本平臺旨在爲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佈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爲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於瞭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佈的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