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退休力論壇/盼翻轉疾病定義 陳亮恭:罹多項慢性病不代表很不健康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衆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衆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記者葉信菉/攝影

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老人定義必須改變。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衆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衆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

陳亮恭表示,臺灣光復後70年間,民衆平均餘命從50歲上升至逾80歲,「人們一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老人」,面對人口長壽、高齡化趨勢,從基本邏輯並必須改變,不能再依既有教科書、政府法規定義。根據日本研究,2007年世代長者,與2017年世代長者,在同樣歲數,走路速度、握力、體能、活動量等指標,明顯成長,「體能衰退的臨界點,已由65歲延後至75歲。」

民衆到75歲之前仍很健康,但人體老化勢必導致慢性病發生機率增加。陳亮恭表示,隨醫療進步,許多疾病有了控制方式,也讓民衆愈來愈長壽,得了一個慢性病不會過世,還能再得第二、第三種慢性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65歲以上民衆,同時罹患3項慢性病的比率達51.3%。

「不過,民衆並未認爲自己變得健康,臺灣長者活得沒信心。」陳亮恭表示,根據調查,臺灣長者高達7成擔心自身健康狀況,這與醫界習慣以疾病爲民衆貼上標籤有關,但長壽時代,高齡者應習慣「與慢性病共存」,但民衆看待自身健康情況的眼光,不能再用疾病思維來思考,即使罹患多項慢性病,積極控制無法達標時,吃幾顆藥也無妨,不代表自己很不健康。

陳亮恭表示,高齡帶來典範轉移,臨牀上應從「關心疾病轉向關心功能」,疾病控制目標不是治癒,而是避免失能、失智;醫院經營者則要從被動等待病人來就醫,轉爲主動出擊,走入社區管理民衆健康,避免民衆走入醫院,並導入科技,協助民衆進行健康管理。

據健保數據,長者一年就醫次數達30餘次,平均一人身上共四、五十種診斷。陳亮恭表示,運用科技將疾病檢測數據進行整合,轉化爲風險評估,並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與民衆互動,才能提供精準健康,例如,整合民衆健檢抽血數據,加上穿戴式裝置數據,可即時通知民衆與主治醫師心肌梗塞發生風險,示警民衆就醫。

陳亮恭表示,自己與團隊已申請國科會計劃補助,將整合民衆問診、文字病例、影像、聲音等,並傳輸至生成式AI與民衆互動,利用公衛模型精準預估風險,近期也將與聯合知識庫合作,利用累積數十年的文字基礎與專家意見,貢獻民衆,提供民衆精準健康建議,日後民衆只要詢問AI「今天早上可以喝咖啡嗎?」這個連醫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AI就能協助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