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女童面臨“月經貧困”:破布條、衛生紙、作業紙也成了衛生巾

(原標題:400萬女童面臨“月經貧困”:破布條衛生紙作業紙也成了衛生巾

健康知識講堂上,女生認真聽講

近日,“散裝衛生巾”話題網絡上發酵,“月經貧困”成爲社會熱點數家開展相關項目公益組織告訴《中國慈善家》,得益於熱點話題,相關項目的籌款得到了很大推動,有的組織籌到了上百萬元的捐款,其中個人捐款佔多數。

事實上,一些關愛貧困女童生理健康的項目從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但一直面臨捐贈疲軟的問題。當前,這個話題成爲新聞熱點,只是偶然的、暫時的事情,關愛貧困女童生理健康的項目還有待於尋求新的、穩定的籌款途徑,以在生理健康方面爲貧困女童提供持續的、深度陪伴和呵護。

襪子用作衛生巾的女孩

五年前,北京青優社會工作發展中心(UU公益)創始人王文娟(網名清幽)帶領團隊在雲南進行貧困山區助學活動,發放書包時,一位名叫丹丹的女孩帶着哭腔志願者說:“老師,我不要書包,您能給我一包姨媽巾嗎?”

丹丹那年上初二,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在外打工。她和爺爺奶奶以及弟弟一起生活,每日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課餘幫家裡幹農活、照顧弟弟。每個月一次的例假對她來說是一件難堪的事情,她偶爾從零花錢裡擠出一點來到鎮上買劣質的衛生巾。多數時候,破布條、衛生紙、作業紙……她和班裡的大多數女生一樣,常常用“土辦法”來解決,時間長了後就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在王文娟的堅持下,丹丹同意讓志願者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發現14歲的她已患上了婦科病

丹丹的經歷絕不是貧困女童中的個例。UU公益在過去5年間走訪了11個省、自治區的七十多所貧困地區學校,項目覆蓋約1.5萬名女童。據他們調查,5%已來月經的女生完全不用衛生巾;7%和異性長輩或者爺爺奶奶生活;13%表示羞於向長輩開口要錢買衛生巾。

受益女童給北京青優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的感謝信

“在青春期她們最需要關注自己身體變化的時候,父母缺位的。”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愛小丫基金秘書長張茹瑋說,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家庭陪伴、學校教育缺位,使得女孩們無法正確對待生理健康問題;加之生活費拮据,貧困女孩們在月經來臨時普遍選擇不用衛生巾,或者使用劣質的衛生巾。

張茹瑋告訴《中國慈善家》,目前我國貧困兒童數量約爲4000萬,其中12至16歲、面臨生理期的女童約佔10%。也就是說,我國有大概400萬的女童面臨“月經貧困”。

“月經貧困,是遺落在角落裡的傷痛和無助。”王文娟說。

《中國慈善家》走訪的幾個女童生理健康項目,起源都是在一些常規的扶貧、助學項目中,有女孩主動向志願者提出想要衛生巾作爲“心願禮物”,公益組織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而更多女孩選擇對月經問題避而不談,自行應付過去。重慶紅櫻桃義工協會執行會長曾鵬告訴《中國慈善家》,在2012年項目成立之前,他們發現當地貧困地區的一些女孩在生理期會用棉襪來代替衛生巾,待生理期結束之後,有的女孩會把襪子又穿在腳上。王文娟則發現,即使是在縣城相當堂皇的中學裡,也有從山區來的學生用作業紙來處理經血——除卻物質條件的因素,意識上的落後也是導致女孩們不用衛生巾的重要原因。

性教育,不只是捐衛生巾

“散裝衛生巾”話題在網絡上發酵之前,王文娟對於關愛女童生理健康項目募款100萬元的目標並無信心,“遙遙無期,非常無助迷茫”,是她的心情寫照。

100萬元,這個籌款目標比過去任何一年都要高。而這個數目,是團隊在走訪地測算出女孩們的需求量之後制定的,該項目計劃爲1200名女童提供一年的衛生巾,並開設生理健康講堂。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小丫基金爲貧困地區女童發放“小丫包”,內含衛生巾、內衣褲洗衣皁、衛生漫畫頭飾

然而,項目執行了四年,公衆的捐款熱情已顯疲軟。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捐贈人更是選擇了退出。爲此,王文娟的團隊也在試圖摸索籌款的新途徑。今年,他們參加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併入圍,期望通過這個途徑在全國性的公益創投平臺上得到更多關注與支持。

當月經貧困成爲熱議話題後,短短几日內項目捐款數額多了不少,但王文娟依然感到有些迷茫。“這是不穩定的”。她憂慮的是,事件熱度過後,下一次募捐的完成度還能達到多少。

根據計劃,100萬善款大部分將用於直接購買衛生巾,項目執行人員選擇購買0.8元一片的中檔產品。爲了解決衛生巾捐贈的成本問題,以惠及更多女孩,UU公益曾嘗試跟國內的女性衛生用品企業、廠商聯繫,希望得到較爲低價的特供渠道。但是,由於購買量較小,他們沒法和任何企業達成協議,只能瞄準電商平臺上的優惠活動,伺機購買。

另一個女童生理健康項目——紅櫻桃行動項目,今年第一次開始公開募捐。紅櫻桃向1萬名女童每人捐贈3包衛生巾,並給更大範圍的貧困女童普及生理健康、防止性侵害等方面的知識。過去6年中,項目都是由企業捐贈來完成籌款,但今年企業取消了捐贈計劃,他們不得不嘗試新的籌款方式。所幸碰上這次熱點,紅櫻桃行動項目今年的籌款目標料能順利完成。

重慶紅櫻桃義工協會在四川藏區進行女童生理、心理健康知識講堂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小丫基金秘書長張茹瑋告訴《中國慈善家》,這幾天,至少有五百萬元的捐款流向了各個女童生理健康項目,但其中部分項目是爲了熱點而臨時緊急上架,沒有經過前期的走訪、調研和計劃,後續執行效果難以得到保證。

愛小丫基金在2013年成立,主要面對貧困地區女孩。項目給女童發放“小丫包”,其中包含衛生巾、洗衣皁、內衣褲、生理健康漫畫和頭飾等,目的在於建立女童的生理健康意識和性別意識。7年來,11個省區的7萬女童已經從中受益。

兩名女生看衛生漫畫

愛小丫基金堅持每年向貧困女童發放一次“小丫包”,連續發放三年;同時堅持回訪獲取反饋,並在女童中開展生理健康的知識普及。基金會希望,通過三年時間來培養起女孩們的衛生習慣

張茹瑋認爲,生理健康教育遠不只發放衛生巾這麼簡單,而是要配套以教育和引導。“沒有配套教育和引導,即使物資問題一時解決了,但在精神上她們(女童)可能仍然覺得自己沒必要、也不配用好的衛生巾。這樣的話,就算是成年後他們也無法實現衛生巾自由。”所以,公益組織要做的,是“深度陪伴和呵護女生成長”。

“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期貧困’的問題,這個資金量真的太大了。我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部分,比如教會她們不要畏懼月經,學會使用和選用衛生用品,應對身體變化,這是一個開始。”張茹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