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急跌3個月 如今趨於平靜 誰交出了寶貴籌碼?
上證指數6月初重回3600點,片仔癀、寧德時代、華熙生物等龍頭股再創新高,2月下旬以來的大盤急速調整的陰霾逐漸散去。
在3月初最難熬的日子中,諸多投資者深感如同世界末日,大跌壓力之下,向市場投降者也不在少數。一賣了之的衝動讓人們在市場底部交出了寶貴的籌碼。
在恐慌逐漸平息、理性慢慢迴歸的日子裡,我們有必要梳理下,當股市恐慌大跌來臨之時,我們更應該關注什麼?惟其如此,當下次大跌來臨時,我們纔會隔離恐慌情緒,獨立思考,恰當應對。
關注更大的大局
彼得·林奇被譽爲“歷史上最傳奇的基金經理”,他在富達公司管理的麥哲倫基金13年間平均複合收益率達到29%,總收益高達27倍。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一書中說:“每當我對目前的大局(big picture)感到憂慮和失望時,我就會努力讓自己關注‘更大的大局’(even bigger picture)。如果你期望自己能夠對股市保持信心的話,你一定要了解‘更大的大局’這個概念。”
“更大的大局”是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股市。彼得·林奇表示,歷史長期統計數據告訴我們,在過去70年裡(彼得林奇1990年急流勇退),股票平均收益每年投資收益率爲11%,比國債、債券、定期存單高一倍以上。
“儘管20世紀以來發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曾經有成千上萬種理由預測世界末日將要來臨,但是投資股票仍然要比投資債券的收益高出一倍以上。”彼得·林奇說,用這種大局觀來看股市,堅定信心,長期投資股票,收益率肯定要高得多,而聽信那些新聞評論員和經濟諮詢專家的悲觀預言,相信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嚇得全部拋出股票而投資債券,收益率肯定要比堅定信心長期投資要低得多。
彼得·林奇說,在股票收益率戰勝其他投資品種的這70年間,曾經發生過40次超過10%的大跌,在這40次大跌中,有13次屬於令人恐怖的暴跌,跌幅超過33%,這其中之一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暴跌——1929~1933年的股市大崩盤。
“在過去70多年曆史上發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預測到,而且在暴跌前賣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後也會後悔萬分,因爲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彼得·林奇說。
沃頓商學院教授傑里米·西格爾教授在《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統計了過去兩個世紀裡,股票、長期政府債券、票據、黃金以及美元的累計收益率(包括資本利得、股利和利息),這些收益率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分別是:
1802年投資在股票上的1美元到2003年末已經具有579485美元購買力,遠遠超過了債券的1072美元和票據301美元。很多投資者喜歡的黃金在經過兩個世紀後,除去通貨膨脹因素之後僅僅值1.39美元。通貨膨脹的累計效應是巨大的,我們現在持有的1美元在兩個世紀之前僅僅能購買7美分的物品。
傑里米·西格爾教授認爲,相對於其他資產,股票的優勢是巨大的。投資者會認爲,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等鉅變會使股票偏離長期軌道,但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總會使股權回到本來的地位。儘管我們在歷史上經歷了衰退、戰爭、金融危機,在2001年和2002年我們又遭受了恐怖主義的襲擊,但是股票收益率的彈性是無可爭議的。
在這些數據裡,最重要的統計量就是股票除去通貨膨脹後的長期平均收益率,這個收益率在整個觀察時期內一直處於6.5%~7%。這種收益率如果按照購買力來衡量的話,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的財富在過去兩個世紀裡平均每過10年翻了一番。
傑里米·西格爾教授表示,無論從1926年以來的時期,這段時間經歷了最糟糕的股票崩盤和大蕭條,還是二戰以來的這段時期,這段時間美國承受了巨大的通貨膨脹,上述結論都是成立的。
同樣拉長時間看,A股的平均收益遠遠跑贏其它大類資產。覆盤滬深300指數可以看出,自2005年4月8日以來,滬深300指數上漲了4.24倍,複合年化收益率爲8.87%。如果扣除2%~3%的通脹率,滬深300在過去15年的年化實際收益也與西格爾常量相當。
申萬績優股指數自2000年1月4日以來,上漲了11.2倍,複合年化收益率爲11.34%,扣除2%~3%的通脹率,申萬績優股指數的年化實際收益率約爲8%以上。
盈峰資本總經理蔣峰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過去10年A股市場牛短熊長及波動性強的特性,掩蓋了其高回報的特點。雖然過去10年滬深300的年回報大致只有4.5%,且市場呈現高波動的特徵。但如果把盈利能力強的好公司單獨拿出來,其回報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蔣峰認爲,以申萬績優股指數爲例,它的長期回報水平可達8.5%,如果再疊加一定的選股優化和簡單的逆向操作,在A股市場把長期回報提升到兩位數以上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把精選的一些績優龍頭公司獨立出來編制一個指數,基本上呈現的是一個慢牛走勢,且長期回報十分具有吸引力。
儘管股市長期回報優異,但大部分投資者體驗卻極爲不同。先鋒集團創始人、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曾指出:爲什麼大多數投資者的實際平均收益率總是低於相關機構公佈的“應得收益率”?這是因爲該出手時不出手、該收手時晚收手,大多數投資者總是在錯誤的時間選擇錯誤的投資對象。
正如約翰·博格所說,熱時追高,冷時割肉,反彈時乾瞪眼,再加上追逐熱門品種,導致了投資者拿到手的投資收益率與股市長期提供的收益率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