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脊椎微創手術立功 7旬婦「截彎取直」術後隔天就下牀
70多歲林婆婆(中)因嚴重脊椎側彎,導致腿部疼痛舉步維艱,只能以輪椅代步,曾試過各種治療均無效。接受AI微創脊椎手術後第2天即可下牀走路,多年疼痛解除,重拾美麗人生。23日出席榮總爲她慶祝記者會,院方送她大紅包。(鄧博仁攝)
70多歲的林婆婆受到脊椎側彎所苦,隨着年齡增加,行動越來越困難,嘗試各種治療均無效,出門只能坐輪椅,幾乎放棄治療,後來轉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就醫,以微創技術結合AI智慧電腦導航設備,歷經8小時手術,隔天就能下牀走路,現在還能騎腳踏車出門買菜,讓她頻頻感謝醫師,更開心地說「人生變彩色的!」
退化型脊椎側彎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好發於50、60歲以後。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主任吳昭慶表示,隨着年齡增加,合併骨質疏鬆、骨刺,變形越來越嚴重,神經症狀也更加明顯,例如坐骨神經痛、神經性跛行,走一點路就想坐下來休息。
吳昭慶表示,過去這類複雜脊椎手術風險偏高,病人往往必須承受失血多、傷口大、肌肉破壞較多、復原時間冗長等缺點。臺北榮總神經外科脊椎團隊利用多重套管式微創器械,加上AI機器人智慧型顯微鏡,進行前側位、後位顯位手術,幫助患者「截彎取直」,重塑直立脊椎。
70多歲林婆婆(左)因嚴重脊椎側彎,導致腿部疼痛舉步維艱,接受AI微創脊椎手術後第2天即可下牀走路,多年疼痛解除,重拾美麗人生。23日出席榮總爲她慶祝記者會,說「我的人生變彩色了」。(鄧博仁攝)
吳昭慶指出,利用AI導航,可針對病人的骨質和脊椎曲度,做個別的解剖構造對於,在術前做完整的評估和計劃。傳統手術傷口約10到20公分,失血量可能多達3000cc,病人通常需要住加護病房,以觀察是否有出血過多的併發症,約3到5天可下牀、術後約2周後住院,而AI微創技術大幅降低出血量,術後隔天就可下牀,住院天數也縮短爲3到5天,使用的止痛藥劑量也減少。
大約6、7年前,林婆婆出現嚴重的腰痠背痛和腳麻,隨着年齡增加,行種越來越困難,嘗試過復健、注射打針,也在其他醫院接受脊椎內視鏡手術,都沒有明顯效果,後來幾乎無法出門,只能坐輪椅代步,更沮喪地想要放棄治療。
因爲實在痛得受不了,林婆婆在媳婦建議下轉到北榮就醫,起初她不太願意手術,還到廟裡求神,竟然兩間廟都連擲出3個聖茭,於是鼓起勇氣接受手術。術後隔天就能下牀走路,住院10天后返家,現在不僅可以騎腳踏車買菜、煮菜,難以想像過去寸步難行的樣子。她感恩地說,醫師好像自己的救命恩人,現在人生是彩色的,每天都過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