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私募創始人喊話:熊市結束!結構性牛市開啓條件充分,倉位已偏進攻

財聯社3月12日訊(記者 沈述紅)近日,百億私募中歐瑞博創始人吳偉志表示,“這一輪熊市底部已經探明瞭。換句話說,熊市結束了。”

在他看來,從持續時間和下跌幅度、財富毀滅程度、投資者信心、政府入市的態度與行爲來看,2月份探出來的底,出清程度已經非常充分。不過,雖然系統性下跌的熊市結束了,但他並不認爲接下來市場會走出全面系統性上漲的泡沫牛。“結構性的牛市開啓的條件應該是比較充分了。”基於這種判斷,吳偉志稱其倉位已從中性水平提升到偏進攻的水平。

事實上,不少私募也認同當下市場極端風險已釋放的觀點。有私募預計,市場本輪上行週期仍未走完,受益於當前宏觀環境現金流穩定的高股息方向和產業趨勢明確的人工智能方向,或仍將是市場長期的兩條主線方向。也有私募提示,要遠離過度擁擠的交易,努力尋找反脆弱性的資產來構建組合。此外,隨着股價快速上漲,股息率下降,現在投資紅利資產應放低收益預期。

百億私募創始人:熊市結束了

近日,百億私募中歐瑞博創始人吳偉志發聲,“對於接下來行情的定性,我們的觀點很明確。不是熊市中的反彈,這一輪熊市底部已經探明瞭。換句話說,熊市結束了。”

據其分析, 這一輪熊市,整體來說是從2021年2月開始的,那個時間點是核心資產的高光時刻。到2024年2月初,這一輪熊市下跌的時間已經持續了1087天。“從持續時間和下跌幅度、財富毀滅程度、投資者信心、政府入市的態度與行爲來看,2月份探出來的底,出清程度已經非常充分。”

回望2021年初核心資產的人聲鼎沸,基金銷售日光限售。到了今年2月份,別論權益基金銷售,公募與私募的存量客戶不管虧了多少錢,都要贖回止損,擋都擋不住。從明星基金經理到處佈道,傳授發財秘笈,到2023年基金經理紛紛反省道歉,再到2024年2月份量化基金管理人出來道歉,解釋什麼是12倍西格瑪小概率事件。2024年初,有報道稱基金淨值跌到一毛多錢甚至更低的窘境。由此,吳偉志認爲,熊市後期的絕望特徵已非常明顯。

談及爲何在市場底部階段,多數投資人對於景氣度好與景氣度不好的公司都難以出手?他認爲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大盤的走勢與投資者關心的個股的走勢多數情況下並不完全同步,盯着指數做個股操作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其二,長達三年的熊市,剛剛把思維從牛市思維轉變到熊市思維,牛市環境下,如果堅持熊市思維,那是災難,反之亦然。如果當下保持熊市思維,自然是什麼股票都難以下手,下手了也拿不住。其三,爲了追求完美,必然會錯失正確。追求買在最低位,賣在最高位,這是錯誤的方向。

結構性牛市開啓條件充分 倉位偏進攻

從理性冷靜地角度看,吳偉志認爲,市場的加速下跌從長期角度看,並不是風險的增大,恰恰是風險的加速釋放。

不過,雖然系統性下跌的熊市結束了,但熊市的結束與大牛市的開啓還不是同一概念。“我不認爲接下來市場會走出全面系統性上漲的泡沫牛,至少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這種讓多數人充滿期待的場面出現的充分條件。”

對於估值依然很貴,基本面欠佳的公司,吳偉志稱,即便市場系統性的熊市結束,但是個股的熊市未必結束,繼續新低甚至退市的風險依然存在。

“結構性的牛市開啓的條件應該是比較充分了。”基於這種判斷,吳偉志稱其倉位已從中性水平提升到偏進攻的水平。除了之前看好的高股息資產外,他認爲這一輪深跌下來估值很便宜的優質公司,這兩年很不受待見的成長股,都到了可以長線佈局的階段了。

遠離過度擁擠交易 紅利資產投資應放低預期

事實上,不少私募也認同當下市場極端風險已釋放的觀點。

“我們認爲市場經過年前的極端風險釋放,疊加當前兩會政策助力加成,雖然當前宏觀環境仍相對偏弱,但我們預計市場本輪上行週期仍未走完。”磐耀資產認爲,受益於當前宏觀環境現金流穩定的高股息方向和產業趨勢明確的人工智能方向,預計仍將是市場長期的兩條主線方向,因此,該公司也會額外重點增加這兩個方向的投資研究。

“流動性預期的好轉是當下股債共同的驅動因素,但除此之外,股市上漲還有自身生態向好的原因。 ”星石投資分析,非央企裡面具備成長性的核心資產中,很多標的估值已經跌到類似於價值股的位置,這些資產的成長溢價在持續消失,但它們的成長性其實並沒有消失,民營的核心資產其實也具備了紅利資產的屬性,只不過目前不太被市場重視,未來也會有一些機會。

談及微盤股,該公司認爲,當下微盤股的優勢在下降,目前的優勢就是經濟基本面不夠好、市場對於彈性追逐。但等到國內經濟基本面出現向好變化的時候,微盤股的優勢會進一步減弱。

此外,該公司認爲,雖然2023 年以來紅利資產盈利穩定性的優勢顯著,但隨着股價快速上漲,股息率下降,現在投資應放低收益預期。

靜瑞資本則表示,要遠離過度擁擠的交易,努力尋找反脆弱性的資產來構建組合,而不是去預測大盤走勢。儘管市場剛剛企穩,新的熱點已經層出不窮。然而比起這些熱點,該公司稱,關於地產市場何時能夠預期企穩、“資產荒”、利潤和現金流究竟留存在哪一環節等深層問題可能更值得關注,其中蘊含了結構性的扭曲,同時也蘊含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