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她親歷“乒乓外交”

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 題:半世紀前,她親歷乒乓外交

記者 嶽川

那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往事了。但當鄭敏之重新展開那些被珍藏的老照片,時光彷彿從未走遠。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歷史性地訪問中國,成爲新中國成立後首次獲邀來華訪問的美國人。次年,27歲的鄭敏之中國乒乓球隊訪美,爲這段享譽內外的“乒乓外交”再添新彩

彈出去又彈回來的乒乓球,改變了世界體育,成爲連接中美兩國紐帶

旁觀者看來,那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佳話,令全球“震動”;在親歷者眼中,“小球轉動大球”催生的感觸,又豈止“震撼”。

乒乓球世界冠軍鄭敏之接受中新視頻專訪

在那一切發生前,鄭敏之沒有想到,最終是中美兩國的運動員成爲了和平友誼的使者,率先推開了這扇大門

被稱爲“國球”的乒乓球,被歷史選擇。

1965年的第28屆盧布爾雅那世乒賽上,年僅20歲的鄭敏之與隊友們一道,爲中國隊奪得了第一座象徵女團冠軍的考比倫杯。在那之前,以世界冠軍容國團爲代表的更早一批的運動員,已經令乒乓球永載中國體育史冊

第一個世界冠軍、第一個團體世界冠軍,這些從無到有的突破,恰似推開了一扇大門——乒乓球不但成爲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也爲中國與世界交流提供了新的窗口。

1971年日本世乒賽期間,美國選手科恩誤上了中國隊大巴車,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主動上前搭話,並贈送一塊繪有黃山風景的中國織錦留作紀念。次日科恩回贈一件印有“LET IT BE”字樣寓意呼喚和平的T恤,作爲回禮。“乒乓外交”,由此鋪陳開來。以體育交往爲契機,中美關係逐步破冰。

堅冰消融,水到渠成。鄭敏之說:“歷史的東西,有偶然,也有必然。”

拿起那些泛黃的照片,鄭敏之的思緒被完全喚回到半世紀前。

在中國乒乓球隊一行抵達加拿大後,美方派專機迎接。

“我就看見飛機上寫着兩個字,‘友誼’。”這成爲此行鄭敏之對於美國的最初印象

雖曾聽父輩們講起過美國,但對於這樣一個遠隔重洋的國家,鄭敏之並沒有具象的認知。

美國到底什麼樣?美國人呢?他們看到我們會不會感到奇怪?

在飛往美國的“友誼號”上,一個個問題從鄭敏之心底冒了出來。她的心情也從出發時的激動,轉爲落地前的忐忑。

好在這些不安,很快便煙消雲散。

鄭敏之保存的照片

中國乒乓球隊訪美的第一站,是時任美國乒協主席的家鄉——底特律。隨着飛機徐徐降落,鄭敏之望向窗外,看到歡迎人羣手持着中美兩國國旗。不熟悉帶來的隔閡感,在手臂的一次次揮舞中逐漸褪去。

下飛機後,給鄭敏之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人羣中一位簡姓美籍華人。僅一句“我好激動,多少年沒見到親人來了”,便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這位新聞發佈會的翻譯,很快便與遠道而來的同胞們打成了一片。鄭敏之和隊友們,都叫她簡大姐

包括簡大姐在內,現場很多華人都留下了眼淚,他們不斷重複着,“祖國親人來了,祖國親人來了……”

身在其中的鄭敏之,被徹底感染了。

雖然言語不通,但是鄭敏之依然能夠感受到飽滿的熱情,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訪問也始終處在輕鬆、友好的氛圍中。

斯坦福大學表演賽時,鄭敏之突然聽到身後的助威聲中,有人用地道的上海話喊她的名字。

“我回過頭,看臺上有個人一直在衝我招手,表情很激動。”定睛一看,鄭敏之認出那是她的老同學,後來遷至美國常住。

此時距離兩人上一次相見,已過去了大約十年。

“她告訴我,在從報紙上看到消息後,便開車一路追隨着中國乒乓球隊。”鄭敏之想近前與老友擁抱,但出於安全考慮被工作人員制止。

“她邊掉眼淚,邊和我招手。當時環境特殊,能見到也很不容易了。”爲此,安保人員不斷向鄭敏之致歉,這令她釋然不少。

鄭敏之保存的照片

隨行人員到工廠工人,如果爲這一路上遇到的美國人尋找共同點,他們給鄭敏之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友好、熱情、樸實。

“他們人民很樸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可怕。我相信美國人看到我們,美國乒乓球隊到中國時的感受也一定是這樣。太需要交流了,這種隔閡完全應該消除。”

從底特律到華盛頓,異國他鄉的新鮮事物與風土人情令鄭敏之和她的隊友們感到新奇。一張張照片和照片中的一張張笑臉,成爲那段旅程最好的註釋。

鄭敏之保存的照片

這些珍貴的照片,被鄭敏之收藏在一個個文件袋中,分類保存。看到它們,她就會想起那些人,那些事。

泛黃的老照片,是記憶的錨點

直至今日,鄭敏之還會把這些故事講給後輩們聽。看着照片中那些熟悉的外國友人,鄭敏之說:“我衷心希望他們能夠身體好,健健康康,我很懷念這一段友誼。”

時過境遷,物換星移。以直徑只有三釐米的乒乓球爲起點,中美兩國間的交流早已從體育拓展到各個領域。人文交流,也成爲中美關係的三大支柱之一。

中美乒乓外交珍貴歷史檔案在上海展出 湯彥俊

作爲“曲中人”,站在50年的時間節點上回首“乒乓外交”,鄭敏之感慨,這種交流不能中斷,她相信這也是美國人民的意願。

“我覺得用人民之間的友誼去拓展世界和平是應該的,歷史潮流不能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