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上路5週年 簽署量倍增但不到1%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5週年,目前全臺共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病人自主權利法》今天邁入5週年,目前全臺共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光是去年就有2.4萬人簽署,相當於前年的2倍。但民團指出,臺灣倒數不到360天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目前總簽署量佔成年國人比例不到1%,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呼籲相關單位給予第一線團隊更大的支持和能量,爲下一個5年紮根。
《病主法》是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專法。成年且心智健全者可透過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保障自己在面臨5種重大疾病(末期病人、永久植物人、不可逆轉昏迷、極重度失智及其他政府公告疾病)時的醫療自主權。
截至112年底,全國累計簽署人數達6.8萬人,112年單年度簽署量約2.4萬人,相較於111年簽署量約1.2萬人,簽署數顯著增加。病人自主研究中心行銷企劃組長邱宇晨指出,隨着疫情緩和、政府獎勵措施、民衆意識逐漸擡頭和各界共同推動等因素,造成簽署數明顯變化,但目前總簽署量佔全國1960萬名成年人的比例不到1%,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病主中心也接獲民衆詢問,發現他們在完成諮商後,仍未能清楚《病主法》與《安寧緩和條例》的不同。邱宇晨說明,兩者差異在於適用對象,安寧條例僅針對末期病人,例如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等項目,而病主法範圍較廣,5種重大疾病都適用。
邱宇晨指出,ACP團隊是由1位醫師、1位護理師以及1位心理師或社工組成,每個團隊有不同做法,無論是團體諮商或個人諮商,重點在於是否有設計家庭溝通的時間,並是否再次確認民衆都瞭解自己簽署的內容。即便大部分醫院在疫情後都有加開ACP門診量,但一個家庭諮商得花上1到2小時,更遑論特殊情況,例如失智者可能會反反覆覆,團隊需要花更多時間確認其是否瞭解,甚至得諮商超過1次,導致一個診次可承接的量更少。
「誘因是有,但沒有那麼大!」邱宇晨指出,目前政府雖有提供獎勵計劃,但對於人力資源較不充足的團隊來說,行政作業是很大的負擔,沒有量能去申請獎勵計劃;若能將獎勵條件放寬,例如每週至少幾次門診就給予獎勵,讓更多醫院團隊可以更方便申請,也更有動力,兼顧品質和量。
目前各醫院ACP門診需自費2000到3500元不等,被視爲推動簽署的一大障礙。病主中心表示,樂見政府單位有機會開放更多免費諮商,但降低門檻同時必須有相關配套,以免因量的提升而忽略品質及對弱勢者的友善措施,希望相關單位能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