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ㄆㄇ注音怎麼來? 國民黨公佈元老吳稚暉手書

▲1919年政府頒佈注音符號字母表。(圖/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記者賴映秀臺北報導

音符號是臺灣人學習中文發音的共同記憶,但很少人知道「注音符號」是怎麼來的,國民黨黨史整理資料發現,黨內元老吳稚暉留下不少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樣張與試寫,篩選掉3個方言拼音後,在1919年後陸續公佈現在使用的注音符號系統

吳稚暉(1865-1953),原名敬恆江蘇武進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身爲民國四大書法家、精於篆書的吳稚暉也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追隨國父孫中山革命,但從不任官

1911年爲了統一國音,政府推行國語普通話運動,由教育總長蔡元培成立讀音統一會,並委請吳稚暉籌備。吳稚暉後來受讀音統一會成員推舉擔任議長,展開設計注音符號的工作,並參考日本的拼音辦法,希望將讀音統一,更有助於推動國語運動。

注音符號出於晚清章太炎篆體設計的音符,目的是爲了改善中文字無音可讀」的缺點,一開始則稱爲「注音字母」。吳稚暉從聲母韻母介母三個部分着手,挑選出簡單易懂的符號,作爲拼音的基礎

1918年教育部頒佈「注音字母表」共40個符號,而其中三個注音符號「萬」(v)、「兀」(ng)、「廣」(gn),都是隻在方言拼音中使用的符號,後來刪減成現行的37個注音符號。現在的注音符號「ㄅㄆㄇㄈ」排列順序、「一聲、二聲」的聲調設計,都不在1918年11月頒佈的「注音字母表」中,而是陸續調整結果

◄吳稚暉的注音符號設計手稿。(圖/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吳稚暉1919年起參與國語統一籌備會(後爲國語推行委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方案、辦法;修訂標準音,審定《國音常用字沁》等多種國語書籍,頒爲國家本;在各國立師範學校增設國語專修科;編制《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一類的通俗教材強力推動國語的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也奠定了民國時期推行「語同音」的基礎。

國民黨黨史館的《吳稚暉檔案》中,保存了許多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樣張與試寫等珍貴資料手稿,有興趣民衆可以前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