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的衝突:2012後的WTO
蔡育岱 譚偉恩
相較於美國經濟目前的乍暖還寒與歐元十七國的結構矛盾。中國在加入WTO十年之後,已經緩步登上(至少形勢上)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此種國家在全球經濟排序地位上的相對增減是否對於國際組織(WTO)的未來發展有所影響,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對臺灣來說,WTO的重要性毋庸贅言,而2012年是加入此組織的第十年,瞭解中國和WTO的互動,意義自然非凡且必要。本文擬從「中國」與多哈回合(Doha Round)爲起點,探討中國經濟地位的改變與此回合貿易談判的失敗有何關聯性,以及中國的經濟崛起對WTO未來發展或走向的可能影響。
依據 Susan Schwab的觀察,多哈回合差不多已走到盡頭,現在的談判多半是一種慣例與儀式,突破性的進展在會員國之間已不可求。而巴西、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應對談判失敗負責。何以如此?蓋多哈回合目前進展受阻的關鍵原因是「非農產品的市場進入」問題(也就是手工製造業產品),而不是服務貿易或是農業議題。【注1】 中國恰好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場中最大的手工產品供應國(在日本超過70%,韓國超過60%,巴西超過55%,而歐美國家也平均逾50%),這樣的地位自然在實際上衝擊多哈多邊談判的權力結構,並加深許多國家對於中國廉價手工產品的依賴。【注2】
然而,多哈談判的後期因爲面臨全球經濟景氣不佳,與中國有貿易關係的國家開始將中國輸出的產品視爲是一種威脅,甚至歸因中國所以能成爲貿易大國端賴低估人民幣的匯率政策。此種認知導致他們在貿易上形成聯盟關係(alliance)去制衡中國。儘管北京當局已經開始追求人民幣的國際化,最終將放棄操控人民幣的匯率。但在此之前,緊張的貿易關係在中國與其它國家間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類似的情況其實在上個世紀也發生過一次,當日本逐漸在戰後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曾利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東京回合(Tokyo Round)談判,將日本經濟的崛起視爲一項威脅,針對日本設計一些貿易上的規範,例如:反傾銷、平衡稅措施等貿易救濟策略。
如果本文的推論不是一個毫無邏輯的連結,那麼如今美國針對中國的匯率及出口補貼頻頻抱怨和指責,就與當年對付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換句話說,因中國出口貿易和匯率政策所引發的問題將逐漸取代多哈回合議程中的舊議題,而美國和與美國有相同貿易問題的國家,會開始相互結盟並在WTO針對中國的各種貿易政策提出質疑,甚至是制定一些新規範來制約中國。而中國或與中國有類似情形的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今年8月將加入WTO的俄羅斯),將個別或是也同樣形成一個談判同盟來因應。簡言之,2012年(與此後)的WTO發展,將是一個貿易利益角逐和貿易規範話語權的競爭。
我們因此可以預見,國家基於保護自身貿易利益而在國際組織中上演合縱連橫的權力平衡戲碼,或是直接把貿易爭端帶到爭端解決程度中(DSP)一較高下。這也就是說,WTO這個國際組織中會呈現更多的衝突與對立,而不是原本市場經濟所期待的利益諧調或是相互合作。
注1:服務貿易的議題太複雜以致會員國幾乎放棄在Doha Round解決這個問題。農業議題則因爲全球糧價攀升且市場預期短期糧價不會下跌,使得農產品進口限制的問題暫時不太可能發生。相反地,農產品的出口設限纔是目前的重點,但議題並不在Doha Round的談判議程中。注2:從這個觀點可以思考「經濟互賴」究竟是不是件好事?還是其實是增加國家「未來」衝突的機率,或是爲一個國際組織的制度弱化種下遠因?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